中国直销业:10年砥砺再出发
- 发布时间:2015-11-04 19:30:42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10年来,中国直销行业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走向规范,自律经营、创新发展成为直销企业成长的主旋律。直销行业正逐步成长为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一支较为重要的力量,对扩大内需、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等起到了应有作用。可以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直销行业创新发展之路。
200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如今,“两个条例”实施已经10年。10年来,直销行业在“两个条例”的指引下稳健发展。市场规模与从业人数均有大幅提升。
创新发展:拓开市场现有潜力
直销行业在促进自主创业、繁荣地域经济和传播健康理念等方面颇有建树,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在当前全社会推进就业的背景下,直销行业能承担一份责任,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就业平台”。可以说,我国直销行业前景广阔,提供就业机会的潜力巨大。
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经济。直销是众多现代经销模式的一种,是一种新兴业态,健康和规范的直销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有积极作用。
增加地方税收,繁荣当地经济。近年来,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直销企业有效地增加了地方税收,繁荣了当地经济。直销鼓励创业和谋求第二职业,这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更大活力。我国直销法规出台10年来,外资公司纷纷而至,这也有助于增加国民平均收入,增强综合国力。
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慈善公益活动。近年来,直销企业在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时投入的资源日益增多,涉及面日益扩大。统计数据显示,直销行业公益活动投入超过10亿元,参与公益项目超过5000个,涵盖教育、扶贫、健康、环保、灾难救助、弱势群体扶助等几乎所有公益慈善领域。这种反哺社会的善举,不但减轻了国家财政支出,而且使企业得到社会认可,实现了双赢。
传播现代健康理念,提升文明水平。从目前直销行业的产品种类来讲,营养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两大类居多。在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直销产品范围”中,营养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也是主要产品。随着这些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对健康、美容等基本观念和基础知识的不断推广和传播,也间接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精细化调整:新常态下谋划升级
新常态需要新思路、新作为。当前形势下,直销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趋势性特征的研判,主动转型升级,走发展速度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路子。同时要结合行业特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承接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探索出适合行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差异化竞争之路。
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动力的销售模式,直销行业在我国高速发展了10年,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但发展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精细化调整。直销企业要紧紧把握当前新常态下的机遇,有效应对挑战,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适应新常态,承接新机遇。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将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这对直销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经济发展放缓势必给包括直销企业在内的所有实体经济带来一定压力,另一方面也给直销企业自我调整、谋求转型升级带来了宝贵的缓冲期。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市场将倒逼我们寻求多元化的增长动力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政府将进一步大力简政放权,以释放市场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这种平稳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正是直销行业所必需的,因此直销企业要把握当下机遇,练好内功,夯实基础,争取大发展。
融入新常态,转变新方式。直销行业向来不缺创新精神,因为直销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销售模式。随着科学的发展,网络技术给我们的商业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互联网+”成为最为流行、有效的商业思维之一,而互联网与直销的结合有其天然优势,创新性流通模式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势必成为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之一。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相关部署和要求,促进互联网与流通业深度融合,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商务部5月份正式发布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将在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下大力气,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释放消费潜力,激发行业活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这一系列政策为直销行业转变新方式,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提供了良好机遇。
引领新常态,提升新形象。2015年对直销行业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回顾10年,展望未来,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是:行业整体社会形象欠佳、消费美誉度不高和企业发展良莠不齐。直销行业要想在消费流通领域引领新常态,实现新的腾飞,就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社会形象。
现阶段,直销企业要正确认识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服务质量,用实际行动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坚守底线,时刻把规范性经营作为企业第一要务。大力加强非公党建工作,高度重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让党组织的凝聚力和诚信文化的感召力引领企业规范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