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英雄树”
- 发布时间:2015-11-02 05:48:37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疆的红柳生命力极强,在盐碱滩、野漠荒原都能茁壮成长,被誉为“英雄树”。在新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就像戈壁滩上的红柳,不怕苦、不怕累,扎根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屯垦戍边,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他们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兵团精神。
到艰苦的地方去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国家先后从内地省市组织动员各行业人才来新疆工作。在湖南,先后有8000多名湘女响应号召,王琼林就是其中一位。现年84岁的王琼林眼明语清:“我听说国家号召到西北建设边疆,想都没想就报了名。只要党需要,到哪里我都去。”
1952年,王琼林坐着大卡车来到乌鲁木齐,“当时的乌鲁木齐路上行人稀少,市面萧条。但我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随后,王琼林被安排当小学教师。“我的第一节课是失败的。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学生听不懂我的湖南口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跟着收音机学普通话,不到3个月过了语言关。”王琼林说,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学生学习勤奋,很多都成为新疆的建设者。
“当时就想哪里艰苦去哪里。”今年87岁的唐善英老人1950年从中南军政大学广西分校毕业后,一路颠簸来到新疆。1951年,她来到阿勒泰,负责给挖水渠的同志做饭。“冬天,生了冻疮的手肿得像面包,风刮起来石头都跟着跑,人必须蹲着。”水渠通了,唐善英和负责做饭的同志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建设美丽边疆
9月22日,阳光照在新疆五家渠干休所的院子里。91岁的程文斌坐在轮椅上,静静聆听播放机播放的音乐。
程文斌曾是抗战时期的“神枪手”,他告诉记者:“以前住的是土块房,下乡镇骑马或自行车,路很难走。当时,每月只有28斤口粮,勉强能吃饱。”
在五家渠市的博物馆里,一张摄于1953年的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上,一个战士拿着一盆水倒在另外一个弯着腰的战士身上。弯腰的战士名叫曹含俊,今年已86岁高龄。他说,拍照时,猛进水库第一期工程完工后开闸放水,修筑水库的战士们都无比兴奋。
1950年,曹含俊和战友们一同从湖南进疆,那年他21岁。1952年,五家渠市猛进水库开工,当时在农林水利科工作的曹含俊参与了建设。“那时,五家渠是一片湿地,芦苇跟人一样高。”曹含俊回忆说,割芦苇时,战士们没有长筒胶鞋,就用牛皮套在脚上,工作苦中有乐。
感恩幸福生活
近日,反映兵团生活和晋疆情谊的大型话剧《生命如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引起热烈反响,剧中女主人公的原型是今年88岁的闫林枫老人。
闫林枫与已故丈夫李旭昌早年都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他们共同奔赴新疆,成为屯垦戍边的军垦人。
闫林枫到新疆后,在八一农场负责劳保福利、结婚登记等工作。她经常跟大家一起劳动:“割麦子、拾棉花,这些活儿我都干过。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白面吃,只有苞谷面,勉强能吃饱。冬天天冷,大家穿毡筒,特别硬,腿都打不了弯。”
“现在,新疆经济得到了大发展,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孩子也孝顺。这多亏党的政策好。”闫林枫说,“我很想念我的战友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流血流汗才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