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青运会:绿茵场上放飞青春梦想

  • 发布时间:2015-10-28 06:14: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青运会,是绽放青春、挥洒热情、追逐梦想的体育盛会。这里有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不懈追求,见证着青年人的成长、蜕变和超越。

  青运会接轨于青年奥运会,承接其注重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理念。青运会脱胎于城市运动会,是重塑体育价值观、承应中国体育转型的重要平台。

  作为首届青运会的主办城市,福州市迎来了发展体育产业的新契机,他们将加快建设体育设施,有效促进体育消费,培育壮大体育产业

  赴一场青春的盛会

  首届青运会作为第一次以青少年运动健儿为主体的大型赛事,成为了健儿们青春的逐梦场和放飞场。同时,在赛前、赛中、赛后组织多项针对青少年健儿的文化活动,集中持续地扩大青运会的影响

  没有奢华的背景,没有绚丽的烟花。10000多名群众演员用精彩的表演演绎出一场气势宏大的开幕式。10月18日下午,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建福州市拉开帷幕。

  由发祥于1988年的全国城市运动会更名而来的全国青运会,运动员参赛年龄为14至21岁。

  青运会组委会文化教育部负责人介绍说,青运会赛区遍布福建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组委会以福州赛区为中心,在全省各赛区设置了各种主题类型的文化教育活动,围绕“海西文化”“台海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红土地革命文化”等主题设计开展形式丰富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将青年特色、运动特色、文教特色、地域特色、两岸特色和海丝特色加以巧妙融合,通过安排赛前、赛中、赛后不同阶段精彩纷呈的内容,为青少年运动员增添了丰盛的文化营养。形式多样的展示类活动、交流类活动、体验类活动、互动类活动和表演类活动,让运动员和当地青少年得以进行充分的融合和交流。

  以青少年为主体规划和设计的文化教育活动,自始至终秉持青少年的创意和青少年的参与理念。以“青少年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惊喜不惊喜”为标准。青运村内设计的“文创小屋”和“海丝文化屋”两个项目由在校的大、中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和活动内容,让青少年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在这里得以充分释放。他们或运用新媒体技术、3D打印技术、互联网+概念;或是个人的小发明小创造,通过同学们的双手将一个个新奇、鲜活的体验小屋展示给运动员。在这里,青少年成为活动的第一主角。

  青运会组委会负责人说,青运会设计的每项活动都注重教育意义,让参与者能从中受益。在福州主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通过展示福建和福州寿山石雕、软木画、提线木偶、脱胎漆器、福州三宝等非遗文化,让运动员了解和体验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精粹和魅力;青运村设置的文化长廊向参赛运动员全方位展示中华文明、福建文化、福州元素,让运动员们在赛事之余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精彩的参与互动是提高各项活动吸引的一个有效途径。主办方设计的“冠军有约”活动,邀请青运会冠军、优秀运动员参加演播室的访谈并回答青少年的提问。通过热烈的现场互动,让青少年感受冠军和优秀运动员身上宝贵的品质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开阔视野,激励成长。在青运村设立的“志愿+”青运志愿文化体验活动,以环保体验、手工作坊、文化沙龙等各种形式的志愿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运动员参与志愿服务,体验志愿文化。

  组委会文化教育部负责人说,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首届青运会“要创新办法,把体育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运动员在赛场内外受到文化熏陶,提升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赛前、赛中、赛后组织了多项针对青少年健儿的文化活动。

  赛前,百万青少年阳光体育展示交流、青少年“迎接青运会,共绘福文化”绘画作品征集、“相约福之州”海峡两岸摄影作品和DV作品征集、“舞动的青春”校园健身操大赛、海峡两岸青少年篮球、羽毛球比赛、海峡两岸青少年“登鼓山迎青运”健身活动等成为大赛热身内容。

  赛中,体现文化、教育和体育竞赛的融合,在比赛期间设计了“冠军有约”“志愿+青运志愿文化体验活动”“青运日志”“触摸福地、走进福州”“非遗记忆”“文创小屋”“海丝文化屋”“我的梦”“炫青春”“中国有福青春有梦”等10项文化教育活动。

  赛后,青运在继续。通过赛后的系列活动,继续扩大青运会的影响,延伸青运会教育文化与体育竞赛在青少年一代中的持续影响。

  “办一场科学、节俭、高效的青运会”

  “科学办会、节俭办会、高效办会”是本届青运会组委会坚持的办赛理念。在开支监管上,建立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

  本届青运会从开幕式、闭幕式到接待、安保以及各项后勤保障,不见奢华的场面,没有豪华的阵容。“科学办会、节俭办会、高效办会”是组委会坚持的办赛理念。福州市市长杨益民告诉记者,作为本届青运会的主赛区,福州市从顶层设计上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了“一县一区一场馆”的目标,同时也考虑到场馆在将来如何向群众开放和场馆的市场化开发。在经费使用上,开闭幕式不请明星、火炬采用网络传递、将已出售尚未交付的商品房作为赛事运动员教练员临时驻地、低价购买青奥会使用的比赛器材等。在开支监管上,建立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为了提高办赛效率,从全市各部门抽调人员参与青运工作并建立了人员考评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筹备工作管理网。

  为科学合理安排场馆布局,福州市按照“能用不改、能改不建、科学建设、长远考虑”的要求,在满足第一届青运会比赛场馆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赛后的使用与商业开发等用途。近年陆续新建和改建的15个大型体育场馆分布于各区县市,赛后的开放运营将采取多种不同形式。海峡奥体中心等市属体育场馆由国有企业福州市文投集团统一运营管理。企业化的管理在有效提高场馆利用率的同时,也要肩负起全民健身的义务,免费、低收费地向市民开放。采取BOT运营模式建造的水上运动中心将在民营企业运营20年后移交给当地政府。

  按照“能借不租、能租不买”的原则,青运会的节俭办会体现在方方面面。青运会使用的家具家电、办公用品等,采购自南京青奥组委会的旧有设备;执委会办公场地租用地处偏僻位置的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建立了一整套强化财务、采购、资产等领域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志愿者数量,每1名赛会志愿者平均服务约20名福州赛区参与人员;演员人数是历届此类规模运动会中数量最少的一次,团体合练和彩排时间也由通常的3个月缩短到1个月。

  以会带城、以会促城、以会美城

  以举办本届青运会为契机,福州市将加快建设体育设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效促进体育消费,让百姓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青运会申办伊始,福州市委、市政府就确定了青运会作为推动全市各项工作的抓手,“以会带城、以会促城、以会美城”的思路。从2011年开始,在“迎接青运会、扮美福州城”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福州市各项与之配套的城市改造工程次第展开。一个个场馆建设项目、一条条连接场馆的城市道路、一项项美化绿化城市的建设工程让福州成为大型建设场地。福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表示,要以举办首届青运会为契机,加快建设体育设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效促进体育消费,让百姓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福州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旧屋区、城市路网、内河得到改造并加建了一批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栈道。与此同时,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福州市请来国内交通问题专家,针对交通堵塞问题进行会商;对夜市摊点、渣土车加大管理力度。在这样的氛围下,福州市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将青运会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相结合,让百姓在关注青运、参与青运的同时提升基本素质。内河整治全面铺开,城市路网改造和提升全面加快,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建筑立面改造、旧屋区改造、城市绿化全面提速。旧屋区改造由五年提前到在三年内全面启动。城市绿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城区的绿化、花化、亮化进行了改造升级,河网、绿地相融合的城市慢行系统初见雏形。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福州市先后投入50多亿元对全市115条主次干道沿街立面和126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整治。完成了闽江两岸沿线以及跨江桥梁夜景灯光的提升改造,对闽江两岸洪山桥至闽江大桥段视觉通廊范围内重要建筑物和沿岸重要节点的夜景照明进行建设提升改造,对二环线部分楼体夜景灯光进行了提升。一座山水相依、整洁美丽的城市为青运会送上一份丰厚的大礼。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