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助力苹果“走出去”
- 发布时间:2015-10-21 13:09:00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深秋十月,全国首个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陕西省富县的塬上,苹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吉子现镇南村村民王彩玲正在采摘苹果。
“我家有9亩地,去年收获了4万斤,按每斤3元左右算,大约收入了12万元,今年会更多,还要卖到国外。”王彩玲笑着说。
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对于王彩玲一家的丰收,富县果业局总农艺师任玉亮将其归功于“良好农业规范”。
“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简称GAP)”由欧洲提出,指对初级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等环节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并实施认证。GAP认证后来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于2004年启动了中国版“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工作,并于2007年开始推动认证进程。
“2012年,富县提出创建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到田间地头指导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推广使用黏虫板等无公害防治措施和反光膜、果实套袋等现代苹果生产技术,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价格也上去了。”任玉亮说。
2014年,富县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的认证。他们还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投入品电子监管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消费者通过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所形成的二维码,可查询到果品的名称、生产企业、认证类型等基本信息,以及果品的施肥、用药、加工等环节的信息。这一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源头可追溯、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从西安到各口岸的通关一体化
有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质量又可追溯,王彩玲的苹果可以更容易地被国外市场接受,但要出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富县深处内陆,以往,苹果先要在西安报关并进行拆箱检验,检验合格后运到青岛等沿海港口,再次进行检验后才能装运出口。
“今年,我们出口的苹果只需在西安一次性报检并检验检疫合格后,就可直接在青岛的港口报关和装运出口。”延安果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一批苹果至少可以缩短1至2天的港口滞留时间,此外还免除了出口货物的二次报检和开箱查验,无形中节省了人工费、仓储费、吊装费、掏箱费等至少上千元的费用。这些都得益于检验检疫通关业务的一体化。”
据介绍,今年10月1日起,陕西全面推行全国检验检疫通关业务一体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陕西正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一项项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实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贴身服务,让“丝绸之路”变得更畅通。
(本报记者 王清彬 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