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
- 发布时间:2015-10-21 07:31:51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释放出蓬勃的经济活力。(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厦蓉欧班列。(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6月19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首架经营性租赁飞机落户。(王协云 摄)
正在建设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郑伟明 摄)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首创的“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厦蓉欧班列满载着“厦门造”从厦门片区出发一路飞驰奔向欧洲,“海丝”和“陆丝”在厦门片区交会;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里,两岸创客才俊碰撞思想,放飞梦想;得益于台湾地区输大陆食品快速验放促进计划,厦门口岸已经成为台湾地区食品、水产品和水果输大陆的最重要口岸……
4月21日,肩负着“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显现特色、活力四射”的使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成立,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壮丽篇章。厦门片区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和16个工作组,设立了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举全市之力,全面推动、协调、落实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任务。
今天,厦门片区“半岁”了,承载着期望与重托,这里正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厦门经验”,释放出蓬勃的改革生机和经济活力——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的35项改革事项;福建省通报的四批次86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35项,其中属全国首创的有13项。
制度创新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从改革审批制度、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办事流程入手,如今,厦门片区已实现办事不出区,商事登记立等可取,外商投资准入备案,通关效率快速便捷,政府服务高效透明,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企业创业和投资热情高涨。
从数小时到几分钟——在厦门片区2.0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上,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减到5至10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50分钟缩短为5分钟,减少了船舶在港时间,实现了“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
从多窗口奔波到全天候移动办公——今年以来,厦门海关实施进出境邮件“移动”通关模式,解决海淘“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从“正面清单”到实施负面清单——这个仅适用于自贸试验区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将原有的外商投资审批,缩小到122条特别管理措施,超过80%的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
今年1至9月,厦门片区合同利用外资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合同利用台资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倍。正是得益于负面清单,外商独资食用油脂加工获得允许,突破了中方控股限制,台湾佳格葵花籽油(投资1.5亿美元)顺利落户厦门片区。
据了解,厦门片区今年45项重点试验任务中,已实施30项,正在推进14项,17个市自主创新项目完成了12个。同时,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出台了融资租赁、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等72个创新制度和扶持办法,初步形成厦门片区试验创新的政策措施和工作体系。
产业发展
新业态带来新气象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跨越大半个地球,一架架从欧洲、美洲飞来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为厦门片区金融改革闯出新路子,也为厦门外贸转型发展注入新力量,飞机融资租赁新业态呈现出爆发式成长。
厦门航空公司介绍,今年前9个月,厦门片区再次用融资租赁方式为厦航引进14架飞机,境外融资近10亿美元,总体融资成本较境内降低50%。
租赁业的飞速发展是厦门片区创新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的缩影。24个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总展示面积34万平方米,已有9个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开业。成立厦门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引入台湾集成电路产业,打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制造新领地。
今年1月至9月,厦门片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1163.65亿元,比增59.8%;高端制造业总产值144.87亿元,比增15.7%;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总额60.8亿美元,比增10.7%;航运物流收入295亿元,比增37%;港口货物吞吐量11059.04万吨、比增4.1%;集装箱吞吐量652.6万标箱、比增9.7%……一串串数字就是自贸试验区作为外贸引擎新动力的见证。
今年以来,厦门片区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和十大功能型产业,制定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相继出台了系列扶持发展政策,强化贸易集成创新功能,推进片区产业聚集、项目聚集、资源聚集,积极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促进自贸试验区快速形成规模。
金融改革
引导资本汇聚厦门拓展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近日,注册资本金100亿元的厦门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将引导资本汇聚厦门,为厦门重点建设项目与产业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启动对台跨境人民币贷款试点,19家企业完成意向协议签约,签约金额20.05亿元,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
实施“税银互动”解决了破解无抵押担保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实施以来,“税银互动”覆盖了20家中资银行和319家企业,并在全省推广。
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促共生。当前,自贸试验区正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今年以来,厦门片区相继出台外商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交易场所等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借助自贸试验区的东风,厦门这块制度创新高地,如同“磁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租赁行业汇聚。
截至目前,累计入驻金融、类金融企业510家,其中挂牌以来新注册340家,出台了外商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交易场所等配套政策,引进了鑫桥、三安信达、马来西亚睿坤、香港均和、金圆等国内外知名融资租赁公司入驻。
在自贸试验区改革措施的刺激下,各家金融单位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创新两岸投融资渠道,拓宽台湾地区离岸人民币回流途径;突出对台优势,继续推进跨海峡人民币代理清算群业务;创新服务第三方支付行业,推动民生银行总行在厦设立新兴支付清算中心。
对台交流
台湾创客逐梦鹭岛加快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10月15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正式授予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的牌匾。这意味着,大陆首个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的“青年创业乐园”正式升格为“国家级”。
该基地享有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红利以及海沧台商投资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全国首个最具台味,最受两岸青年青睐的创业平台,设立了以台湾基金为主的融资平台,成立了以台湾知名创业导师为首的导师团,提供了集聚台湾元素的创业服务平台。
为鼓励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厦门片区率先出台专门政策措施,包括办公场所改造装修、企业开办补助、住房补贴、租金补贴、贷款担保等方面,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全国首创允许台湾青年创业者以个体工商户且无需外资备案进驻基地。截至目前,已有135家企业申请入驻,其中,46家通过审核并已完成注册,正在推进89家。
厦门片区突出对台特色,先行先试扩大对台交流合作领域,促进融合发展,两岸交流合作加快步伐。
创新两岸贸易监管服务制度,推出“源头管理、结果采信、抽查验放”为核心的《台湾地区输大陆食品快速验放促进计划》,实施了“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进口商品检验模式。已有120种台湾商品加入该计划,比“大三通”模式节省 2至3天时间。目前,厦门口岸已成为台湾地区食品、水产品和水果输往大陆的最重要口岸之一,今年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货物批次占全国进口台湾食品总批次的1/3。
推动福建电子口岸与台湾关贸网平台对接,率先实现厦台两地海关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推动两岸执法结果互认。率先成立由两岸知识产权领域知名人士组织的两岸知识产权智库。推出对台招商联盟合作机制,成立台企快车服务中心和两岸产业搭桥中心,为台企投资入驻提供“一站式”服务。首家台资合资旅行社——雄狮(福建)国际旅行社落户,成为第一批在大陆取得入境、出境、赴台等全资质的台商旅行业者。
厦门将设立台商转型基金,服务台商的转型升级。做大跨海峡代理清算群规模,目前已有67对厦门和境外银行机构签订人民币代理清算协议,开设了67个账户,其中台湾地区41个,办理人民币清算445.5亿元。
走向全国
厦门经验突破“坚冰”释放改革活力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从30多年前的厦门经济特区到今天的自贸试验区,厦门再次迎来重大战略机遇,在将对外开放推向更高起点的同时,迸发出一往无前改革的勇气和信念。
从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名字上,不难看出深意——这一片改革的试验田,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探索中突破旧体制的坚冰,再向全国复制推广。
“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厦门片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在营业执照上加载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质监、税务部门不再另行赋码和发证。5月4日起,在福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实施;6月1日起在福建全省范围推广;10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
“多规合一”城市治理体系,整合政策边界,实施建设体系流程再造,形成一张图纸、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套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解决了空间矛盾问题,盘活了建设用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目前,该做法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率先实施后,已在全省10多个城市推广。
改革梦、开放梦、团圆梦、中国梦,在厦门这片热土上汇聚。“改革的一小步,是政府管理理念的‘一大步’。”厦门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厦门片区将继续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从更广领域、更大开放度、更高层次上,加快推进投资贸易环境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再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探索有厦门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之路,为在全国复制推广做出积极贡献。
【数字亮点】
创新举措全国首创
13项
福建省通报的四批次86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35项,其中属全国首创13项。
合同利用台资比增
170倍
今年1月至9月,厦门片区合同利用外资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合同利用台资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倍。
创新制度和扶持办法
72个
出台了融资租赁、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等72个创新制度和扶持办法。
每日注册企业
40家
4月21日至10月15日,新增企业3596家(含迁入545家)、注册资本721.8亿元。每个工作日注册企业数从挂牌初期的5-6家增加至目前的约40家。
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
1163.6亿元
今年1月至9月,厦门片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1163.65亿元,比增59.8%。
高端制造业总产值
144.8亿元
今年1月至9月,厦门片区高端制造业总产值144.87亿元,比增15.7%。
进出口总额
60.8亿美元
今年1月至9月,厦门片区三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总额60.8亿美元,比增10.7%。
金融、类金融企业
510家
累计入驻金融、类金融企业510家,其中,挂牌以来新注册340家,出台了外商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交易场所等配套政策,引进众多国内外知名融资租赁公司。
【同步】
厦门片区
部分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1、乔丹商贸物流基地
总投资2亿元。目前,乔丹商贸物流基地工程已进入验收阶段,投产后有望成为海西第一个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地。项目位于湖里区航空城北部,航空港物流园区内,项目占地28亩,建筑面积67160平方米。
2、厦门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总投资3.2亿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预验收。项目位于湖里区象屿保税区,将建成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以仓储、集散、配送、展示为主,为保税区增加特色功能,以提升项目及区域价值。项目占地面积约20亩,总建筑面积约42866平方米。
3、海沧港区20#、21#泊位工程
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海沧港区20#、21#泊位码头主体工程已完成。2015年12月底具备码头投产条件。项目位于海沧保税港区,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规模为7万吨级和5万吨级通用泊位各1个,项目设计通过能力为591万吨/年。
4、IOI棕榈油深加工
项目总投资62000万元。项目完成油罐区基础施工,正在加快综合楼主体及包装、精炼车间基础施工。
项目位于海沧区,将建成集特种油脂、油脂化工与棕榈油精炼为一体的棕榈油深加工基地。项目分两期建成,主要建设油罐区、生产区、办公大楼等建筑。
5、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
项目总投资550000万元。目前,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加速写字楼核心筒结构施工,酒店正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室底板施工。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建筑群位于海沧区海沧CBD商务区建设综合政务中心、总部经济集聚中心、航运交易和商务活动信息中心、商务配套服务中心。占地约156.75亩,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
本版文/本报记者 崔昊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