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金融,新“蓝海”

  • 发布时间:2015-10-16 06:33:29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记者 李超

  谁都知道搭上“互联网+”的便车跟上时代,一向高大上的金融业更是如此。

  从一口气推出三个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三个平台的强势出击,到“宇宙大行”行长易会满神似乔布斯般的精彩营销——工行那场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的“e-ICBC”发布会实际上已经成为今年以来银行创新在“互联网+”思维下奋力奔跑的生动写照。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业与金融业日渐融合,跨界无疑将成为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而身处金融改革中心的大型商业银行,在盈利和同业竞争的驱动下,以大开放、大合作的方式,亮出了前所未有的转型“诚意”,努力去满足“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金融需求。

  除了传统银行业这一只只“大象”进军互联网金融之外,包括P2P、第三方支付、智能理财、小贷服务、众筹等“搅局者”层出不穷。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高地,杭州已有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200多家,今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累积交易量高达394.86亿元。

  当然,在爆发式生长的同时,以P2P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金融也经历着“成长的阵痛”,行业乱象、风险问题频频暴露,平台跑路、提现困难的情况屡有发生。眼下群魔乱舞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使得“洗牌”成了必经之路。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基本法”的出台,互联网金融也终将向着规范化、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开启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之时,我们特别推出一组系列报道,通过记者深入调查和走访,为大家梳理出浙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脉络,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搭建起彼此信任的平台。在互联网金融成为各行各业追逐的新“蓝海”之际,我们希望和大家一同见证互联网金融成为打造浙江金融万亿产业的重要支柱,更希望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器。

  A

  “搅局者”层出不穷,行业自律渐成气候

  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金融行业被首次提及,它像一阵春风一样,吹开了新金融迈向资本市场的大门。

  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如今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诞生,互联网金融正努力告别草莽时代。此时,自律规范、监督引导、整体协同发展更是成为行业呼声。

  早在今年年初,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促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暂行办法》提出要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今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可以说,2015年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

  在此背景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杭州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与浙江互联网金融联盟先后成立。通过报名、调研、筛选、选拔等方式,两个组织目前共有百余家企业自愿加入联盟,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金融机构。

  杭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创业氛围浓厚,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不算传统银行,现在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遍地开花”的大好局面。“一超”就是蚂蚁金服,它带动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多强”包括挖财、微贷网、鑫合汇、盈盈理财等,代表了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的先进水平。

  B

  “大象”转身,“活火山”蓄势待发

  除了异军突起的“搅局者”,传统银行业也在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包括工行“融e购”、农行“E农管家”和“四融”服务平台,建行的“e贷款”系列和“善融商务”等互联网大数据领域的创新产品,以及中行的中银易商出国金融APP和招行“员企同心”、“付款通”等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产品。中信银行“智能清结算”和浦发银行"spdb+"则是主动为互联网投融资平台提供综合服务。广发“有米银行”、平安的“橙子银行”以及“法人化”独立运营的民生银行直销银行等,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压力下,也可谓是杀出了一条新路。

  处于转型升级中的商业银行,接纳并拥抱互联网金融,是迎接挑战,亦是大势所趋。而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则真正从“颠覆”走向“融合”。

  银行业也是正常的经济体,而眼下“唱衰”之风让人忽视了商业银行的努力与改变。就像冰冻中的活火山一样,银行人在艰难前行的路上蓄势待发。但创新,毕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真正的挑战往往并非来自竞争对手而是自身。新一轮“互联网+”的棋局已经布好,未来,商业银行能否更好地适应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赢得竞争,走得更远,还取决于能否破除旧机制,打破固有樊篱,释放更大的创新活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