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国医大师路志正祖孙三代的中医情

  • 发布时间:2015-10-16 00:32:0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14岁修习中医,19岁悬壶乡里,95岁高龄仍在杏林耕耘,他就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杂病圣手”——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记者近日采访到这位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的耄耋老人,发现他们一家基本都从事中医药工作。孩子们始终不忘路老的教诲,以振兴中医药作为家族使命。

  路志正:“强基层”中医优势明显

  “中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应该挖掘,国家现在重视中医、支持中医,很正确,人民群众要真正热爱中医、相信中医、应用中医,这样中医才有希望。”刚一见到记者,路老就拿出一大摞他收集的政策文件和报纸刊物,谈起中医药发展现状。

  除了吃饭和休息,路老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中医事业。客厅、卧室里随处可见医书、古籍,茶几和床上摆满他正在编纂的文集资料。

  1920年,路志正生于河北省藁城市的一个中医世家,其伯父路益修为家乡名医,父亲亦粗通医道,家庭的熏陶使其酷爱医学。1934年路志正正式拜游学河北的山西盐城名医孟正已先生为师。经过5年学习,他开始行走乡间独立应诊。

  “中医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我们首批30位国医大师,有一半是从基层干出来的。”路老常以自身为例,强调中医药在基层诊疗中的优势作用。

  路老始终不忘基层。几十年间,他心系家乡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门破格录取几位基层医生随他临证学习。只要身体允许,他便回家乡为乡亲们义诊。

  几十年如一日,路老每周坚持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出诊。每天,老人的身边围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弟子,其中既有年过半百的知名中医,也有正在攻读的中青年学者。

  “每一位患者,路老都亲自望闻问切,再给我们提问。每一个方子,他都反复斟酌,坚持精确至简的用药原则。”《路志正医学丛书》编委杨凤珍说。

  最近,路志正在徒弟和儿孙协助下,抓紧整理编纂《路志正医学丛书》。他希望通过对自己一生中医实践的系统梳理,将中医药的优秀经验传承下去。

  “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在临床中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必要的,但治疗时,仍要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不要被西医病名束缚了自己的思路。”这是路老行医的心得,也是他对后辈的期待。

  路京华:中医发展当自强

  “中医是中华文明造就的医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与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中医并不是有几个方子就能看好病。” 在路志正的二儿子路京华眼里,中医就像他从小接触的古书,有着说不尽的理趣、道不完的意蕴。

  今年60岁出头的路京华从小跟父亲练“童子功”。父亲对他要求很严,让他背诵经典古籍甚至要比看着读流利。

  近年来,路京华往返于中日之间,一边跟随父亲出诊、学习父亲的经验、整理父亲的医学论著,一边致力于在海外推广中医药文化。

  “日本人对中医非常感兴趣,很多非医疗从业人员把学习中医当作一种文化修养,宁愿自掏腰包。”路京华说,这说明中医文化很有魅力,我们中国人自己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路京华认为,中医药要做大做强,关键要有适宜的环境和土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要具备文史哲基础,不仅精通医学,还要旁通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等知识。

  孙辈:学中医是从小的梦想

  “在我们家,从小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熏陶,所以我们从小就立志继承医业,像爷爷一样将来成为一名好医生。”路老的孙子路昭远及外孙郑昭瀛异口同声向记者解释他们学习中医的原因。

  路昭远是路老的长孙,毕业于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进入日本某红十字医院工作,为继承爷爷的中医事业,前年放下工作,毅然回国学习中医。

  每当回忆起在日本行医的经历,路昭远都会更加深切地感到中医的神奇。他说:“在治疗过程中不时会感觉到西医的局限,我便运用中医中药进一步提高疗效。”

  今年27岁的郑昭瀛从小跟随路老学习中医。作为一名在读博士,他不仅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对路老的病案逐个研习,同时积极临床实践,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对中医的哲学内涵、中医药文化传播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这两年,郑昭瀛与同学共同创办了名为“中医梦想汇”的微信公众号,他们希望踏上时代节拍,凝聚更多年轻中医人的力量、实现心中的中医梦想。

  “努力将中医药学不断继承和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获益于中医药,是我们这代人一生肩负的使命。”郑昭瀛说。

  (记者吴晶、刘奕湛、王思北、胡浩报道)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