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 能否走青蒿素之路?
- 发布时间:2015-10-13 13:31:00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拯救无数生命,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场关于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的论战也在网上随即展开。青蒿素的发现,对于中医药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中药现代化可否走青蒿素之路?
青蒿素“姓中姓西”之争
2011年获得美国拉斯克医学奖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是,“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此次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恭喜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也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
不过,不少观点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完全遵循了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与中医药关系不大。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副院长严金海认为,青蒿入药,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青蒿以及治疗疟疾的功效。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也明确记载青蒿治疗疟疾。但真正让青蒿素走向世界发挥巨大作用的,却是接受西医教育的屠呦呦。无论是从发现思路还是发现过程和方法,都表明青蒿素是西药。葛洪关于青蒿治疗疟疾方法的记载属于经验验证,屠呦呦确定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成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子式、化学性质等,属于精细验证。青蒿素的发现,提示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方向。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高洁则指出,青蒿是中药无疑,而青蒿素以及其衍生物,是经过现代制药工艺提取并进行了结构改造,应该属于西药。临床上有不少类似的药物,比如6542这种用于松弛肌肉的药,最早是上世纪60年代从我国特产植物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但一旦从中提取成分,甚至进行成分改造,就跟中医没什么关系。“不能把光荣的帽子都放在中医上。”
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孔令义则认为,青蒿素是天然药物,来源于中草药,而后来广泛应用的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则是结构修饰的产物,是化学药物即西药。其实,将化学药物和中药对立起来没有意义。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陈道峰也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其实是中药材的科学化研究,或者说是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这是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一。
中药现代化能否模仿青蒿素?
青蒿素中西之争,其实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路径之争。青蒿素的发现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否意味着中药这个宝库可以挖掘出更多的“青蒿素”,实现现代化之路?
高洁认为,青蒿素的发现给中医一个很好的提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很多病,其中包括疟疾这种寒热症状。屠呦呦的提取方法也受到古人记载方法的提示。但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医现代化要走传统路线,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一旦走单体提纯的路,看起来青蒿提取物能治疟疾,但不是学中医的人同样也可以实现。另外,“从中药提取有效成分的方式走现代化之路,可能不一定有想象的那么有效,可能提取出来,单体效果反而没有原来的好,或者提取出来后毒性比较大,需要改造,也脱离了中药的范畴。”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青蒿素的发现,有其历史特殊性。从中药材中提取单体物质,需要经过无数试验,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巨大,也不是一般机构或企业可以承受。
据文献记载,在屠呦呦将青蒿纳入研究视野之前,“523课题组”已经较深入地研究了常山和鹰爪草两种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的抗疟作用。但常山的提取物抗疟作用虽强,呕吐的副作用也很强,无法推广。鹰爪草则因产量过低无法大量提取等因素陷于停顿。
中药新药研发力量严重不足
事实上,从中药中寻找“下一个青蒿素”的努力一直在持续。据悉,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此前就与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令板蓝根这种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抗病毒中药,成为首个进入外国实验室接受药效研究的中草药。业内人士表示,中医正越来越被国际所承认,中药的现代化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这一举措也成为中医药走向国际的推动力。
近年来,中药引起西方一些国家的重视,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建立的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多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本。
不过,中医药走向国际仍有不少障碍,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是一大问题。资料显示,我国中医药工业1300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物植物5000多种,但做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
而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4年149个获批上市的新药(不包括新批的仿制药和改剂型药品及进口药品)中,中药有11个,占比只有7.38%。
而即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原创新药青蒿素,由于缺乏国际视野和先进技术,我国反而沦为世界上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地。将青蒿素引向国际并占据市场大头的,是法国赛诺菲、瑞士诺华等外资巨头。在屠呦呦获奖信息公布当晚,浙江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连夜写就一则千字感言,对国内青蒿素产业形势发表个人看法。“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中国)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
据报道,由于目前疟疾爆发地主要在非洲,以WHO联合环球基金、比尔梅琳达等大基金采购为主,供应商则要通过WHO的GMP认证,这一通道大多国内药企并未打通。不过,复星医药子公司桂林南药生产的青蒿琥酯通过了WHO-PQ认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外,昆药集团也正在申请WHO-PQ认证。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