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先固山后造林震区植被恢复少用15年

  • 发布时间:2015-10-13 04:29:28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经5年治理,北川“林业治山”项目区山体多项指标已恢复至震前

  “早来几天,还能吃上李子。”9月23日,北川县擂鼓镇石岩村二组村民迎来了国内14个省(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日本林野厅专家。眼前成排的果树,让参观者感到惊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根据监测,经过5年的治理,北川“林业治山”项目区中被大地震毁坏的山体如今重新披上绿装,植被密度、水土流失量等均已恢复到震前水准。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的植被造成巨大伤害。如何又快又好恢复植被,减少灾区的水土流失,成为待解的难题。在经过反复尝试,借助国外成熟经验后,震区走出了一条“先固山,后造林”的林业治山新路子。

  直接植树治山起码得用20年

  “地震第二年,我们和村里很多人一样,开始在山上种树,希望让布满碎石的山坡变得稳固。”石岩村二组村民赵菊花回忆,然而,入夏后接连数次强降雨,让愿望落空。

  赵菊花介绍,2009年春季,自己和丈夫花了5000多元买下树苗,在自家对面的5亩坡地上栽了160棵柳杉。只是,这些树苗还没来得及把根扎牢,就遭遇了数次小规模山体垮塌,“砸死了好多”,接着,小规模的山洪泥石流则直接把树苗冲走。到了秋季,春季栽下的柳杉,只保住了50多株。

  综合气候、地形地貌和树种等因素,当地林业部门测算,要想按照这样的方式,将山体植被恢复到震前的水准,起码需要20年。而更让当地村民忧虑的是,山上要是长不了树,生计也会出现危机,“山上要没得树子,里头的泉眼就没有水,老百姓咋个办?”

  传统的治山方式,究竟哪里不合理?

  北川县林业局副局长朱成林坦言,“赵菊花们”面对的困惑既有思路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缺陷。因为,以往的生态治理手段,是直接采用植被恢复的方式,在水土流失趋重的背景下,见效期十分漫长。换句话说,直接植树治山的路子花费高、见效慢。而技术层面,国内在此之前,没有大规模的固山经验。“怎么做,大家都没有好的办法。”

  先固山后治理造林存活率超95%

  实际上,早在重建初期,就有专家提出,震区应通过工程措施稳定治理山体地质灾害开展“治山”,用工程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进行“固土”,用现代植树造林与恢复植被工程完成“植绿”。

  但是,具体该如何操作?

  转机出现在2010年2月,我省从日本引入“林业治山”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项目。省林业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黎明介绍,该项目改变了传统的生态治理方式,采用“先固山,后造林”的理念和模式,对脆弱生态进行综合修复。

  也就是在2010年2月,中日专家进入石岩村二组。一番考察后明确:先把山体稳定,再谈造林。

  当年春季开始,村民们在专家指导下,在山上选取64亩坡地作为试点。村民们用布袋构筑阶梯、竹栅修筑拦挡土墙,用于固定崩散的山体,并分散流水,有助于避免泥石流,减少水土流失。到了当年秋季,土墙和阶梯上游的浮土超过20厘米,成为布局树坑的上佳选择。

  赵菊花家的5亩山地也被纳入其中。事实证明,阶梯和拦挡土墙的作用明显,春秋两季造林的存活率超过95%。而这样做,每亩总计投入不过两万元,时间周期缩短为一年半。鉴于效果明显,此后村里参照做法,把另外的340亩山体也进行了治理。

  张黎明透露,目前“先固山,后造林”的模式已陆续推广。省林业厅统计,截至去年底,我省震区的生态植被恢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4个林业治山示范区、15个示范点,林业治山工程设施总量长度达3.3万米,植树造林3.7万株,完成植树造林植被恢复21公顷,推动自主治山99公顷。

  □本报记者 王成栋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