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错失非洲市场沦为原料药供应商

  • 发布时间:2015-10-09 08:31:49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北商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作为青嵩素的重要发现者,并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得到嘉奖,同时我国青蒿素坎坷的产业化之路也受到关注,从青蒿素提取工艺的研发者到国际市场上遇阻甚至沦落为原料药供应商……我国青蒿素产业正在大起大落中缓缓前行。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有数据显示,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受影响最大的是儿童。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于1967年启动研发一种新的抗疟疾药物。目前,以青蒿素为原料的药物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有销售,市场非常庞大,仅非洲每年就有超过2亿人次需要这种药物。也正因此,青蒿素曾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公开资料显示,现今共有53条与青蒿素这一药物相关的药品批文,涉及16种产品,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产品,共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但真正形成规模的还是复星医药和昆明制药集团两家。

  全球抗疟药公立采购市场至今仍然由瑞士诺华、法国赛诺菲等跨国公司占据,中国企业只能当原料提供商,为外企贴牌生产,或者付出高昂的营销代价在私立市场取得一席之地。而全球抗疟药市场中,公立市场占70%,私立市场只占30%。

  尴尬的市场地位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前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联系不够紧密,且在很多标准上难与国际接轨等原因,导致瑞士诺华等跨国药企在非洲市场上占据先机。

  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部分国家使用ACT(青蒿素类复方或联合用药),但严格的预认证过程成了中国生产的ACT进入国际市场的又一障碍,因为当时没有一家中国制药公司符合世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结果,诺华生产的复方蒿甲醚成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标准的药品。同年,诺华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协议向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以成本价提供ACT。截至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诺华协议到期的时候,诺华已经通过这一合约提供了7亿人份的青蒿素药品,使用诺华的药品也成为非洲医生的用药习惯。

  眼看诺华大踏步进入非洲市场,中国药企则更多只能扮演原料药供应商的角色。据不完全统计,由于青蒿素原料和成药销售利润比约为1∶20,所以处于产品价值链低端的中国企业没能在国际市场分到更多蛋糕。

  但更令人忧心的是,中国的原料药生产商也在面临严峻考验。因多年来青蒿素药品的原料青蒿草只产于中国,在2005年,曾经出现国际市场疯抢我国青蒿素原料的场面,但此后我国很多企业盲目进入,导致了市场上出现供远大于求的局面,企业间恶性竞争,甚至出现假冒产品,这些都让中国青蒿素产业受损。如今,东非占据了青蒿素植物原料供应的20%。同时,替代性提取方法,例如在实验室环境下合成青蒿素,而不是从植物中进行分离,也已经被开发出来。中国在青蒿素原料上的优势在逐渐削弱。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