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长白山地区以“生态移民”推进城镇化建设

  • 发布时间:2015-10-03 09:28: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原标题:中国长白山地区以“生态移民”推进城镇化建设

  新华网长春10月3日电(记者高楠)位于长白山腹地的吉林省白山市,林业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人均蓄积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近年来,白山市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引导林区人口有序“下山”,破解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间的“对立”问题。

  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东北“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专家认为,在长白山地区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基因库,保护好长白山地区宝贵资源,维护东北的粮仓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边境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小路通幽、流水潺潺,苍翠的红松拥簇着栋栋新房。“以前在山上住30多平米的平房,砍柴烧火,刮风下雨不抗冻。搬到山下住以后,家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多了。”作为白山市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首批受益者,在开峰林场工作了近20年的于秀山一家,4年前从山上搬下来,住进了52平方米的楼房。

  2008年以来,白山市将“生态移民”工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林业棚户区改造,引导林区人口有序“下山”。

  “人从山上下来就是对森林最好的保护。”白山市发改委副主任辛建国说,“通过‘生态移民’初步实现了发展林区经济、土地资源增效、改善林区居民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多赢目标。”

  作为中国首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试点林业局之一,2008年至今,松江河林业局对撤并的8个林场进行了整体搬迁,累计完成生态移民1832户、5500人。

  松江河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庄培全介绍,为了让林区职工群众能“住得起”,林业局累计投入3146万元用于发放各类移民补贴。根据测算,实施“生态移民”后,每年可减少1.8万(每户10立方米)立方米社会性的森林资源消耗。”

  通过“生态移民”,不仅改善了林业职工的生活条件,保护了环境,实现了城镇化,同时也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增加职工创收门路。

  近几年,松江河林业局相继建设了天麻、越桔、林下参基地,平均每个职工有40亩林地用于发展林下经济。2014年,该局林下经济营业收入达到1.2亿元。让职工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离木不离林”。

  马鞍山林场郑明振告诉记者,搬下住以后收入不但没受影响,基本工资加上种植木耳和林下参的创业性工资,每月能挣四五千元。

  除了国有林场棚改搬迁整合模式外,白山市还针对生活在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的居民实施整村搬迁。

  位于长白山主峰南麓长白县境内的望天鹅新村是保护区村屯整村搬迁模式的试点村。原址邻近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靠近望天鹅风景区。

  长白县十四道沟镇副镇长李宏伟介绍,搬迁前,村子居住散乱、街道狭窄、交通不便,不利于生态保护和望天鹅景区的发展。2008年,在距离原址1公里处建设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新村,共有民居42栋、80户、249人。

  如今的望天鹅新村依托望天鹅景区成立了旅游公司,村民们风风火火地开起了家庭旅馆。村民人均收入由搬迁前的4000多元增长到的2万多元。

  说起搬迁的变化,村民张延贵打开了话匣子。“当初不想搬下来,打柴、种地都不方便。但搬下来以后,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收入也提高了。开旅馆一年挣10来万元在村里都算不上中等。”他说。

  据了解,白山市目前剩余生态移民8.2万户、19.9万人。经测算,全部实现生态移民后,可新增还林面积910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森林总面积的5.6%;腾出7000多公顷宅基地,可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可植树2.73亿株,按15年生长期计算,相当于每年新增木材产量55万立方米。

  “每年还可节约林区居民烧柴181.6万立方米,超出吉林省2012全年木材采伐总量,为经济转型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潜能和发展空间。”辛建国说。

长白山(603099) 详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