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迟到者国美"小步快跑" 欲挤身金融JAT大局

  • 发布时间:2015-09-27 08:3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沈念祖

  眼下,国美正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发展移动金融。

  如今市场上,细分领域最多、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公司,当属蚂蚁金服、腾讯和京东。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JAT”格局已经形成。百度[微博]稍慢半拍,而身后转型的零售企业,譬如苏宁紧跟不放,如今慢半拍的国美也反应过来,正在小步快跑。

  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像京东、苏宁、国美这样拥有大量供应链的企业,已经开始放弃跟银行的合作,自己成立金融部门,做供应链金融业务。如京东2013年底推出的保理融资产品“京保贝”,向供应商提供的融资规模累计超过了130亿元。苏宁2012年底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供应商,开展融资贷款服务。

  据悉,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10 万亿,预计到2020 年可达近20 万亿,存量市场空间足够大。显然,过去京苏美的三国大战,已经从过去的零售领域转阵金融领域。可以说,但凡有电商背景的,都有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冲动。

  而刚刚提出金融战略版图的国美显然是迟到了,有互联网金融人士呛声,“此时阿里金融、京东供应链,甚至苏宁小贷已经席卷市场,国美还能嗅出多少商机?”

  现在的国美,正值多事之秋,传统电器老大的座椅被苏宁超越,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商的冲击越来越大。

  目前,国美眼前能做的就是打好框架,慢慢把线下流量转移到线上,提高用户黏性和交易规模,商机无疑是有的,但究竟能否从阿里京东苏宁手上再瓜分走一块大蛋糕,还不好说。

  迟到者国美

  如果说,阿里、京东做金融可以理解为电商业务的横向发展,意在完善服务生态链,那么苏宁、国美做金融则是纵向的零售行业的延伸扩展。

  “阿里、京东一直在金融行业内摸爬滚打,更领先。”国美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周亚飞承认国美在金融业务上的起步较晚,国美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在追。

  B2C电商平台都沉淀了商家的基本信息和历史信息等优质精准数据,可以依据这些大数据向信用良好的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以京东为例,京东通过差异化定位及自建物流体系等战略,并通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已形成一套以大数据驱动的京东供应链体系。

  而对于国美,周亚飞表示,国美有1万多家供应商、1.5亿会员,其中活跃的占比超过50%。线下还有1700多家门店,搭建了和顾客面对面交流的场景。在线上,国美也有自己的平台。

  “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很重要,国美有自己的优势。例如,京东只是平台,只有交易数据,没有供应商的应收、应付这类数据。国美则掌握这类数据,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

  国美应该是去年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向电商金融转型。只不过受制于企业盈利不好和结构调整的需要。现在高调布局互联网金融,和对手相比,国美的反应显得滞后。

  自去年以来,国美的业务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向很多看似并不相关的领域拓展,其中包括:收购中国星文化、进军娱乐产业,宣布打造国美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等。周亚飞表示,未来,金融板块将在这些不同板块之间发挥支持作用。借助金融意欲优化平台布局,聚合更多供应商,为全局的“沃尔玛+亚马逊[微博]”战略打基础。周亚飞特别强调,金融与零售、地产和投资等都是平行的产业,而非辅助部门。

  国美互联网金融布局接下来的重点是“供应链金融和消费贷”,这次将紧绕核心零售生态圈,打造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基金以及跨界创新六大产品体系。以牵手恒丰银行、先锋金融集团进行涉足众筹、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

  国美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既有自主开发产品,也不排斥与其他企业共同推出金融产品。在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上既有线上合作,也对外开放线下门店资源。

  此前曾有业界人士认为,国美由于缺少第三方支付牌照,不能将交易的数据流、资金流进行有效对接,采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同时,也丢失了大量数据价值,无法形成生态圈闭环。而支付环节则是生态圈的核心,提升消费者黏性以及为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使得商品交易、资金流动、风险评估都可以在生态圈内完成。

  目前,国美控股旗下已经拥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并且已经取得第三方支付、小贷、保理、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牌照。周亚飞表示,国美控股正在申请(或参与)消费金融、征信公司、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等牌照。这其中,消费金融业务是国美控股与这一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的,目前已经提交申请。而民营银行也是国美控股期望的,但这一审批更严格、耗时更长,暂不在2015年的计划内。

  在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后,未来国美是否会对支付宝[微博]、微信支付开启排他模式,周亚飞回应,相关策略正在制定,还并不方便透露。

  为什么电商都爱供应链金融?

  电商频频加码互联网金融,展示了供应链金融是其金融业务的根基。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融资,在产业链条中发现信用。在传统方式下,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提供的数据印证核心企业的信用、监管融资群体的存货、应收账款信息。在云时代,大型互联网公司凭借其手中的大数据成为供应链融资新贵,蚂蚁金融、京东、苏宁等都是典型代表。

  中、小、微企业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电商平台的庞大供应商群体,它们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电商平台的服务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但是这些企业或个体却因融资风险的问题很难得到银行的眷顾。而像阿里、京东、苏宁这样的电商平台却可以对这些供应商的营运状态及财务状况拥有详细的数据资料和可控性,加上平台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支付终端服务,拥有较长账期的应付资金作为现金流,对这些企业或个体的贷款融资风险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因而从这些因素来看,电商做金融业务应该是得天独厚,顺势而为的事情。

  京东金融副总裁姚乃胜表示,在移动金融时代,京东金融APP通过对用户喜好的大数据分析,创新多样化的专业社交功能,真正将移动产品化,而不是简单将一个个金融产品移动化。

  国美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也在于渠道,前端有1700多家门店和线上网络平台,连接着1.5亿消费者,后端是30年累积的供应链体系,连接着1万多家供应商。此外国美还拥有20多万从业人员,这都被称作是国美布局互联网金融的资本。

  然而,根据《2015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在国内电商排名中国美在线从第四位下降到第五位,市场占比在1.6%左右。

  从平台交易规模看,2014年数据显示,淘宝和天猫[微博]的年交易总额在1.5万亿以上,京东在2602亿元,而 苏宁云商 1091.16亿元,国美电器[微博]603.6亿元。电商平台开展金融业务,本质上需要用户规模、交易数量、资金流和数据规模做支撑,国美在线上业务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竞争对手,开展金融化操作的空间有待观察。?可以判断,未来电商+金融将会成为标配,电商平台成为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中枢,金融以资金为纽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顺着供应链为供应商和商户提供支付、融资、理财等金融一条龙服务,也使得自身的生态圈更加完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供应链金融从对于供应商吸引力则源于,一方面电商对于供应商申请贷款的门槛较低,无需担保和抵押,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获取较为容易,另一方面相较于目前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不积极,审核时间冗长的特点,电商对于信贷业务下放时间较快,积极性高,中小企业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急需的贷款。

  周亚飞介绍,由于一开始供应商还不了解产品运营方式,所以需要去交流,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调整产品、流程。国美要做的跟传统金融是不一样的,国美可以网上申请,随借随还。他坦言,这一点是要借鉴同行的做法。

  此外,国美做供应链金融面临当初苏宁转型同样的问题,和阿里汇聚了一大批小微卖家不同,以家电起家的零售巨头,供应商的规模相对较大,在贷款的金额需求上可能会比较大,并且在贷款的频次上也会有所收缩,甚至根本不需要向国美贷款,像海尔、TCL[微博]这样的家电巨头,甚至已经独立门户做起金融。

  周亚飞也向本报记者表示,国美做金融立足点肯定这是中小微企业,不会向大企业去提供。

  不过,国美虽具备以往较高线下积累的资金链管理、运作经验和能力,但线上平台在数据信息的有效掌握和技术操作方面还不成熟,仍需要一段时间去完善,所以在面向供应商的金融业务全面推广节奏方面,国美并没有那么容易。

  抓住商户与粘住客户双管齐下

  电商平台纷纷踏足金融,其实无论是阿里、京东、苏宁还是国美,都是想要为平台供应商创造了一个从供货、销售、融资到结算的闭环,通过这个闭环将供应商和平台的发展有效衔接在一起,将平台供应商紧紧地捆绑在自己的平台,进而为平台消费者提供有效和可持续的商品和服务。更何况涉足金融还能能获得收益,小贷公司的收益来自于利息,在未来,这也必会成为平台的一项盈利收入来源。

  京东刘强东就曾直接表示,10年后的京东是一家金融公司,百分之70的利润将来自金融服务。可以看出来金融所占的份额和重要性。

  互联网公司在选择开展的金融业务时,有三种考虑。一是靠金融业务本身获得直接收益,我们称之为“收益增强”。二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增强原业务体系收益能力,即“业务增强”。三是“生态增强”,这种布局更看重金融业务在未来在生态体系中的价值。

  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打造TOC的消费金融产品,才是巨头们的重点。《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格局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用户对理财的认知存在以下三个特点:首先从环境上看,需求旺盛;其次从金融机构方面看,产品复杂;最后从用户方面看,对理财的认知较少,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综上所述,用户在网络理财方面的需求非常明确,即:需求强烈,要求简单。因此,界面简单、操作便捷、体验良好的移动端理财逐渐取代了PC端,成为了巨头们布局的重点。

  巨头们为上游的供应商提供理财、贷款业务,将供应商紧紧地捆绑在自己的平台,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并可持续的金融服务,诸如打白条、分期付款等,还有账期中的资本运作产生的大额盈利。在这一点上,拥有渠道优势的国美倒并不担心会落后太多。

  场景是互联网公司撬动金融业务价值的核心。不过,周亚飞介绍消费金融领域,主要做消费借贷,旅游、家装贷款等等。

  周亚飞认为如今,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从PC端到移动端。完整的金融业务链条,必须对接资金端和资产端需求。但资产很难直接用互联网实现聚合。只有打通了可以触达这些资产的场景,才能用数据实现风险资产的定价,完成整个业务链条。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