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博物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 发布时间:2015-09-13 01:30:33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冒雨排队三小时,只为去亲眼看看10年未公开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原件……作为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的重头戏,《石渠宝笈》特展在9月8日公开展出后人气一路攀升。然而,公众也许不知道,还有一个首次亮相的展览,更值得移步参观,即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它把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展示出来,让公众了解支撑博物馆发展最核心的功能:对文物收藏品的研究和保护。
无独有偶,9月11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正式落成,今后也将逐步向观众开放,把如何用科技手段保护、研究和修复文物的过程展示给公众。
一南一北,中国两家重量级博物馆的不谋而合,让“研究型博物馆”成为了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上的高频词汇。来自世界多家博物馆的馆长们在论坛期间热议“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让人不禁疑问:“研究型博物馆”会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吗?
博物馆不是收藏品仓库
“目前全国至少有六七个城市提出要建博物馆之城,也有人说在三至五年内要打造100座博物馆。这种做法是很不可思议的,博物馆要有量的扩张,更要讲究质的提升。”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论坛演讲中指出,在早期概念里,博物馆是为了馆藏而生,最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博物馆面对的环境已不再单一,建博物馆绝不是盖收藏品仓库。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现在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有些博物馆在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上是不大注重科学性的。单以馆舍设计为例,有些地方只求造型、外观上的新奇,忽略了功能性,把博物馆建设作为一项工程,而没有作为一种文化来对待,建设期间也从不邀请博物馆人参与。等到博物馆造好后,才发现陈列方式、参观路线等各方面都有缺陷,甚至连文物保存都存在安全隐患。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在研究、典藏、展示、教育这四大博物馆功能中,研究是最核心的功能,它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对藏品深入的研究、发掘和科学保护,博物馆就只是个仓库,而且还可能是个不合格的仓库。
“古法”和“今术”同样重要
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段勇介绍,我国拥有3800多万件(套)馆藏文物,它们与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一起都是中国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物证。然而这些馆藏文物的保存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不少藏品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残蚀。因此,博物馆的研究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各种手段来保护和修复文物。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文物修复历来有之,修复之法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传统技艺让众多传统技艺复本还原,同时现代化的科技实验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材料鉴别、工艺解析、病害勘察、保存状况评估及文物的预防性保护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古法”和“今术”的结合是现今时代文物保护工作的标志性特征。
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将展出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就是精选了文物修复的典型案例,从“书画修复与书画临摹”“木器修复”“金属器具修复”“陶瓷修复”“钟表修复”“漆器修复”“织绣文物修复”“囊匣制作”“镶嵌文物修复”“实验室设备”等方面,为公众展示近年来科技与传统结合的修复成果。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胡东波教授认为,对文物精细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当年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当时的工艺和技术又是怎样的,这会对“古法”的认识有巨大的帮助,并为发掘文物的文化及历史内涵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研究为陈列展示带来新思维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佐佐木丞平认为,与以往相比,如今的博物馆观众更加多元,他们眼界更宽,年轻面孔也越来越多,这给博物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博物馆能否设计更吸引人的展示展览,也基于其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认为,学术研究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带来新选题。他们设计了一个纺织品修复展示馆,在楼下安排了技术人员保护修复的场所,楼上则是修复好的成果展示,观众可以看到保护修复的全过程。这个展馆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已经成为该馆推动科研、完善项目、深化展陈的一个好形式。
近年来,国际博物馆领域出现在收藏与展览空间之外,增加公共教育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的趋势。同时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参与也更多元了,可以通过博物馆网站、手机APP等虚拟方式参观,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也帮助博物馆实现了更强大的传播。
而这一切,都要基于博物馆研究水平的提升和深化。也许不久的将来,“研究型博物馆”就不仅仅是学术论坛上的热议名词,更是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风尚了。
(科技日报上海9月12日电)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