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穿行广州老西关

  • 发布时间:2015-08-30 06:38:5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陕北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之说,老广州也有相似的民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是说东山的官家子弟潇洒洋气,西关人家的闺女贤淑知礼,商资聪慧,道出了西关是老广州的商业圈这个地理位置。是的,以往西关这一带河涌交错,人口聚居,店铺稠密,随着时光的推移,许多旧物旧景已渐行渐远,甚至销声匿迹,但仔细寻来,仍能耳闻目睹些老广州的点滴痕迹:趟栊门、艇仔粥、骑楼……

  在西关街巷里兜兜转转,想找老房子的趟栊门,寻回旧日记忆。这种门清代始传,古色古香,四五十年前还俯拾皆是,经济殷实的人家,门分三道,第一道是起装饰作用的半高屏风门,第二道是装上门框,中间用十余根拳头粗的圆木等距离作横架的趟栊门,透风入光,不遮视线,左右拉动门可开闭,第三道是实实的板门,都是清一色的乌暗色调。条件差一些的人家,仅仅安一道透气通风的趟栊门即可。岭南气候湿热,从前没有电扇空调,夜晚拉上趟栊门,在室内睡地铺,可见门外街巷的动静,给家家户户带来丝丝凉意。当然,这种门防盗功能相对弱,可见那时民风纯朴。转了一大圈,老屋仍在,屋门更变,全由金属制作的防盗门取代,关得严严实实的。好半天,只见一个文化服务部装着趟栊门,虽是半新,不是旧物,到底延续着西关的符号。

  无车时期的西关,船是重要的代步工具,艇仔粥等小吃应运而生。一锅白粥,加些鱼虾、花生、葱姜等佐料生滚而成,在珠江畔、荔湾河的小舟上叫卖,物美价廉。现今交通发达,水路萎缩,小船上卖艇仔粥的旧景不复存在,但看过西关乃至广州的大小食店,艇仔粥弃水上岸,遍地生根,甚至连一些五星级酒店都在经营,只不过制作更精细,另加瘦肉、干贝、浮皮丝、碎油条、海蜇等佐料,推陈出新,说明艇仔粥等一类老西关食品,经过市场百年的检验,极具生命力。

  西关有一条长长的老街,不同的路段却有各自的路名。第十甫路一段两旁的骑楼下,悬挂着多家广州饮食老字号的牌匾,像“陶陶居”,为康有为题写;“莲香楼”饼家,始创于一八八九年;开业略短的“趣香”,也有七十七年的店史。有一家“十月初五”饼家也置身这里,问店员何时开业的,她说,来这里没几年,但“十月初五”在澳门是老字号,澳门有多久,“十月初五”就有多久,语气透着自豪,说明西关的繁华离不了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往东行的下九路段,与文昌南路口交界的“广州酒家”,称为“食在广州第一家”,今年恰好创立八十周年,里面楼亭水榭,花木葱茏。与之相邻的“皇上皇”,业已七十五载,除了经营传统的腊肉腊肠,还挂满了头抽切片肠、鸭润肠、鲍鱼肠、鸭肝腊肠、腊鲩鱼扣等多种新品,色泽鲜亮,琳琅满目。

  这些老字号有个共同特点:兼营餐饮、糕点。楼上餐厅食客盈门,晚到的客人要耐心等位,楼下则摆满了各款精致的点心或腊味,像西关鸡仔饼、老婆饼、马蹄糕、皮蛋酥、南乳酥等数不胜数,诱人食欲。临近中秋节,月饼自然是少不了的,“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的月饼久负盛名,近年也涌现一些后起之秀,顾客熙熙攘攘,流连忘返,选购心仪的月饼,整条街飘着淡淡的香甜气味,笼罩在节日的喜庆之中。有这么多好吃的,昔日的西关小姐可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必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哪肯放过这些美食呀。“喂食”(粤语:嘴馋之意)的她们,头戴白兰花,脚蹬木屐,笃笃笃,走街串巷嘴不闲,直吃得生意经触类旁通,直逛得老西关声名鹊起,久盛不衰。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