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菊花泡出贫苦还是幸福?
- 发布时间:2015-08-29 02:31:19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乐明凯
游三峡景,带宜昌茶,已成为不少旅客的首选特产。炎炎夏日,饮用菊花茶可消暑生津,其一朵一杯,泡出来呈现工艺品般的金黄绣球外形。在今年第五届中国三峡(夷陵)茶文化艺术节上,“三峡缘”御菊吸引了不少宾客纷纷驻足品尝购买。
“三峡缘”御菊,种植在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上峰尖村。上山进村,可远眺国家5A级景区三峡人家。上峰尖村是宜昌市30个特困村之一,该村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3.99%。2014年以来,该村引进浙江先进的菊花品种和栽培技术,依托现代化的加工中心和品牌包装理念,生产出来的菊中珍品,在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产业扶贫输血造血
“以前在山里种红薯、玉米只能填饱个肚子,现在有了菊花这个产业,村民们能在家门口务工,致富奔小康有盼头了。”上峰尖村4组村民代表刘云发住的老屋已有上百年历史,去年“十一”前后,村里青山苍翠之间盛开了大片金黄色菊花,吸引附近市民自驾游上山赏菊,在那个花期,上峰尖村村民刘云发仅凭在家里摆农家乐,就收入近万元。
2013年以前,上峰尖村这里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信息闭塞,农民人均纯收入刚过两千元。农民创业不能光靠自己,还需要好的辅导师。于是,他们找到了黄正杰和他的湖北三峡缘生态农业公司。
三峡缘公司先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菊花种植用工量大,仅生产环节每亩就需几十个工,公司还得聘请不少村民参与管理,工资为80元/天,月结月清,负责召集用工的村民牵头人享有1500元/月的底薪保障。
近两年来,宜昌市区乡村四级联动,把上峰尖村作为脱贫攻坚试点示范重点村加以扶持,通过改善民生条件,引进企业建起了菊花种植基地,极大增强“造血”功能。宜昌市委副书记王兴於多次调研后认为,三峡缘公司提供种子、技术以及收购支撑,实现“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每年人均增收3~5千元,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涉农创业应注重品牌理念
今年38岁的三峡缘公司董事长黄正杰,投资创建新型环保型包装印刷生产线,由于长期和当地酒类、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打交道,他有了想在农业方面试一试的念头。黄正杰多次来上峰尖村实地走访,发展高档菊花种植的想法逐渐成型。9月,他把上峰尖村的土壤标本送至浙江测试,还奔赴外地考察菊花产业发展情况。土壤适合种植,市场前景可观,农业局退休的老专家陈海科答应长期驻村指导技术,协助引进龙菊、凤菊等4个优良品种,这都让黄正杰信心倍增。
好马需要好鞍来配,好的包装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让产品保持完整形状,他对每朵菊花都用单独的精美包装,也凸显其独特、尊贵的品质。黄正杰用老本行做精品包装设计的思维,用于打造菊花产业,给这个农业公司定位于做新型的“菊花”文化传播者,始终将“健康”、“天然”、“便利”作为公司的核心理念。
商标是品牌市场的通行证,黄正杰斥资近10万元申请注册了42个类别的“三峡缘”商标,几乎是全类注册。“尽管农业投入风险大,见效慢,但温州人做生意,只要看准方向,就不停的创业在路上”黄正杰说。
产品生产出来后,黄正杰首先拿到展会试销,按朵包装的精品菊花能卖到10元一朵,大包装平均价格也在4元/朵左右,并与一些大型商超签订了500万元的订单,产品远销武汉、浙江、北京等地。
限产限优保障绿色品质
“现在这个季节,锄草最累,为了保持绿色种植,不能打除草剂,人工干的很辛苦,早出晚归,从3月20日到现在就没怎么休息过”。“三峡缘”御菊生产基地负责人陈海科说,在山里露天种植菊花,既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又要受到基础设施不足等条件限制,得用心去构思耕作和加工方式。
为了保证御菊的品质和营养,基地上采用去劣存优的去蕾去枝方法,限产制优,让土地养分集中在少量优良产品上。陈海科介绍说,采摘时间很紧,用工量最大,手法也非常讲究,这需要村民像工厂工人一样,按时上下班,严格遵守技术流程。
可是在常年封闭的山区贫困村,村民们的生活习惯闲散,以前下地干活都是各自随意。于是,公司在村里成立上峰尖御菊专业合作社,黄正杰更是把上峰尖村的种植基地当成半个家,为村里争取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期,难题一一得到缓解。
人工采摘后御菊鲜花不能长时间存放,在2个小时之内就开始人工烘烤,经过24小时初烤,12小时的复烤,持续不能间断需要专人跟踪调节温度,保持御菊的原色原味。成品后,经过严格的评级、挑选、杀菌、质检等多项程序后到无尘车间包装,就可以上市。
点军区农林水局局长黄发明表示,从产业化角度看,三峡缘公司生产经营有思路,有特色,有品牌,现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级专业合作社,参与了上峰尖村土地整理、抗旱用水项目建设,对企业和村民都有帮助,真是一朵御菊带活一个贫困村。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