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跪坐的价值

  • 发布时间:2015-08-17 14:28:13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席地而坐,择地而卧”是中国古人初始的生活起居状态。我国古代原本是没有椅子的,也没有现代吃饭用的大圆桌,人们普遍都是跪坐着交谈、读书、吃饭、休息。可以说,古人的起居状态是一种“平面风格”。

  然而,自从西方的椅子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的起居方式由“平面”转为了“立体”。

  椅子改变国人的起居方式

  椅子相对于中国古老的文明来说,属于舶来品,自从椅子进入中国普及之后,我们的起居方式,也渐渐由平面变为立体,由席地而坐变为垂足高坐。中国人从席地而坐到习惯垂足坐椅,其过渡时间大致在五代至北宋之间,而大规模使用椅子则始于宋朝。

  今天的中国人早已习惯坐着椅子、伴着高高的桌子生活,其实这本是“西式”的起居方式。西式起居与中国文明结合,博大包容之下或许亦多少有着原生态文明的失落。

  跪坐消亡,使国人性格发生变化

  跪坐是华夏古人的传统坐姿,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家居常态。与跪坐相得益彰的是中国人宽大飘逸的汉服,跪坐在席上,最能体现中国文明端庄、肃穆、宁静、谦恭等礼仪风范。然而由于椅子的到来和普及,这种优美的身体符号没了,跪坐作为一个文化重要的标志也慢慢消亡在中华的文明中,随之消亡的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诸多优良传统。

  朋友之间再也不可能“促膝谈心”,夫妻之间也无法“举案齐眉”。想想看,古人跪坐在席上,双膝相依、四目相对,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都离得很近,很容易坦诚相待、相互交心。

  若放到今天,两个人面对面坐在椅子上再“促膝”在一起,不但谈话者觉得别扭,旁人看来也会觉得不伦不类。人与人原来诚挚地正面相对,变成了坐在椅子上侧身相顾,或是隔着桌子拉开了距离,坦诚、信任的品格从此渐失。

  跪坐消亡,减弱了国人优势思维

  纯粹的华夏哲学精神就是跪于天地之间思考,这种典型的东方思维修炼讲究的是顿悟,是灵光的闪现,是一瞬间就使思维达到终点。而西方人重视的是过程,是老老实实地推论。

  也许是巧合,中国文明最大部分的智慧成果也正是产生在那个席地跪坐的时代,自中国人普遍地从地上站起坐到椅子上去以后,中国人的思维从此走向僵化,曾经有过先秦的深邃、魏晋的灵睿、盛唐的飞扬,而自宋以后,则渐趋僵死、老迈、枯燥、压抑。

  中国人一贯擅长的东方思维能力日趋下降,只有在禅学中还得到了几许继承,而逻辑思维更是自古以来的弱项,此后,中华文化呈萎缩不前之势,盖因中国人的优势思维正在减弱,而劣势思维也未能增强之故。

  跪坐产生刚毅正大之气

  采取跪坐的姿势读书、听课、冥想,你可以感觉到身上仿佛在酝酿着一股刚毅正大之气。这种大气,与那种大大咧咧、靠在椅子上的慵懒散漫之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有人可能觉得跪坐的样子刻板,岂知那正是一种刚性的符号,那端端正正一动不动的姿势,其实内含着一股爆发力!中国人性格最果敢刚健的时代,也正是那个普遍“跪”着的时代。

  在很长的岁月里,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丝不苟的,以这种刚直、恭敬、典雅的姿态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先秦人就是这样面对面跪坐着产生了丰富的哲学理论,汉唐人就是这样跪坐着傲视天下。

  坐得越高,精神越脆弱

  当中国人的坐姿从席地跪坐变为腾空高坐的时候,当中华民族终于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时的中华文明却走向了下坡路。

  当中国民族看似骄傲地高高坐到椅子上去的时候,内心与精神却颇为奇怪地走向了自卑,这个站立起来的民族竟走进了一段屡受外侮的历史,宋朝人坐是坐起来了,外交地位和民族精神却是跪下去了。

  后世国人不明白这种华夏原道精神的奥妙——当你跪坐于地的时候,你不是婢膝于他人脚下,恰当地说,这是一种亲于地、仰乎天的生活符号象征和精神体现,是自卑于天地。跪坐修养就是与天地合一的修炼,有利于心之纯正,人格之独傲。

  在“平面”席居时代,你拜见自己的上级或长辈,对方会端端正正、腰杆笔直地正坐着等候你上前问候,你会感到那比坐在椅子上更具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之气,而且这种凛然气质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同时也是“不亢不卑”的精练表达,使你鲜明感受到今天许多达官贵人歪歪扭扭坐着,翘着二郎腿待客是多么浅薄。

  而近古以来的中国人,坐是坐得越来越高,精神却是越脆弱。却不知道,当你的身体愿意矮一截表达对天地的恭敬时,你的灵魂却能得以在天空腾飞。

  “跪坐”文化不是糟粕

  跪坐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符号,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连锁性,它会牵涉到现代中国人诸多的生活习惯及外在文化的问题。它是早已逝去的事物,要想完全拾回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如果复古,就不得不牵连至居室文化的复古,牵涉到生活用具的问题、中国人起居习惯的问题、社会礼俗的问题等等。

  而中国人放弃席居后的历史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批判中国文化的时候,不要误把精华当糟粕,“跪坐”作为曾长期存在于古人生活中的礼俗,是精华而非糟粕。它体现了先人深邃的智慧,对身心体都有各种益处。对于今天的我们,跪坐是一种有益无害的修养身心的方式。

  关于中华文明的衰落,历史学家与社会学家,都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不同的解读,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自宋开始,中原文明屡屡遭受游牧民族的侵扰,终宋一朝,一直受到辽、西夏、金、蒙古等外族的侵袭和挤压,最后亡于元。这些外族都是马背上彪悍的民族。后来大明朝又是亡在游牧民族女真之手。四平八稳、越来越僵化的农耕文明屡屡败于强健奔放的游牧文明,这其中的根源或许让我们重新寻找跪坐的价值。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