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应有新力量(记者手记)
- 发布时间:2015-08-17 10:27:0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制造”的品质生命线掌握在谁手里?记者调研的纺织企业越多,答案就越集中——产业工人。
只要是工业产品,无论设计、材料多么精致高端,呈现给市场的成品都有赖于流水线工人的“手艺”。即便是在“机器换人”的今天,机器人也要依靠熟练技术工人的操作、维护与完善。就像人们夸赞“德国制造”时总会提及严谨的德国工人,并将他们视作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中国工人也是“中国品质”的守护者、“中国制造”的精气神儿。正是勤劳、朴实、拼搏的中国工人,让我们迅速摆脱了短缺时代,更让全球民众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日用百货。
然而,当“中国制造”的追求由速度、规模转向质量、效益时,产业工人队伍却多少拖了后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百年的工业进程,如何能孕育大量成熟的技术工人?这些年制造企业抱怨“用工荒”,主要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说白了就是成熟技术工人加速断层:没有受过系统技术职业教育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可以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却难以适应专业化、精品化的产业新需求。试想,放下锄头进城闯荡的张二嘎,给自家打家具恐怕都是“差不离就行”,又何谈对技术工艺的“精益求精”?如果未经培训,怎么可能完成鸡蛋壳般光滑的无缝焊接,剪裁缝纫出可体光鲜的高级成衣?
优质产业工人青黄不接,不仅影响了中高端“中国制造”的质量稳定性,还成为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升级中的重要障碍。高档装备不会调试,高端工艺难以驾驭,高级工种得出海拜师……这些尴尬伴随着产业硬件升级而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换言之,产业工人由弱到强,才能提振“中国制造”的精气神儿。就如《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那样,应当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
培育技术工人的“后备力量”,得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日等制造业强国都有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作后盾,其教育模式虽与普通高校大相径庭,但毕业生在技术型企业招聘中更抢手。技术职业教育更是终身教育,特别是在科技更迭如此频繁的今天。工人不再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是创新阵营中的一员。持续的技术教育与培训才能使技术工人与研发人员获得一致的创新视野,让企业创新力量拧成一股绳。
留住技术工人的“中坚力量”,还得让他们荷包有钱,脸上有光,提高职业认同感。现在年轻人不愿进技校,不愿当工人,因为他们既看不到“钱途”,也看不到前途。而德国65%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因为成为“蓝领”的平均年薪会比成为“白领”高出1/6。现在我国的一些工人技能大赛多是“自娱自乐”,而日本则是将技术工人当明星包装,让企业、工人带着“日本制造”在电视上展开技术“对决”,不仅推动了跨行业技术交流,也弘扬了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
提升产业工人素养,是国家的事儿,更是企业的事儿。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可以通过优化工序、改良工艺为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被视为制造企业的宝贵财富。像长客股份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仅一套“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就为企业节约了3000多万元。正因为深知工人对企业的意义,德国职业教育2/3的投入来自各大企业,学生上学期间有大量时间在企业进行技术实践。我们何不借鉴?
小时候常听《咱们工人有力量》,那昂扬欢快的旋律诉说着整个时代对工人的无限崇敬。如今提振百姓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期待咱们工人迸发新力量!(陆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