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小摊小贩变身“文明商户”

  • 发布时间:2015-08-14 16:29:56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李鹏  责任编辑:罗伯特

  “撵”字经念不动,“罚”字诀不管用。多年来,城管与小贩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零和博弈,是一道无解的难题,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越治越堵”的怪圈。

  谁都管不好,为啥不让摊贩自己管?一年前,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办事处开始在辖内推行“摊贩自治”试验。此后,城市街头风气为之一变,曾经违法占道的小摊小贩变身“文明商户”。街道的探索,或可为解开当前城市管理之困提供借鉴。

  难题:谁都管不好,为啥不让商贩自己管

  丈夫患有腿疾,家里还有两个读书娃的李国琴,是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办事处辖区的一名摊贩。回想起过去的“流窜”,她总是心有余悸。“一大早就出门,上班就收摊,被撵来撵去,一个月只能挣千把块,连生活也顾不住。”

  另一名小贩邢小路今年32岁,为了照顾患病母亲兼顾生计,年纪轻轻就到街头摆摊。“没钱买电三轮,只能买个脚蹬的,城管来了跑得慢,不到半年人和车都被带走了。”

  小贩们没少吃苦头,城管的工作也不好干。一年多前,建设路办事处城管科科长毛全虎每天的主要工作还是带着七八名城管人员满大街“撵人”。“以前辖区流动着三四十个摊贩,8个城管人员撵都撵不过来,执法矛盾冲突是家常便饭”。毛全虎在一次执法中被摊贩围攻,棉衣都被撕出了好几个窟窿,“这样执法,我们也困惑。”

  如今,建设路办事处辖区内,城管和摊贩之间的“零和博弈”不复存在。李国琴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提起辖区的城管人员满是感激,“街道办的城管没少下功夫,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城管和摊贩从势如水火到相安无事,建设路办事处的街头治理,源自一项“摊贩自治”的改革试验。试验的发起者之一、办事处副书记赵爽说,早在2007年,郑州市就出台规定,决定在全市设立临时便民疏导点,以“疏”治理摊贩违法占道经营的顽疾。

  此后,街头的小商小贩按照规定被陆续集中到100多个便民疏导点,建设路办事处也“跟风”建起了第一个疏导点。尽管违法占道有改善,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最主要还是疏导点的管理问题。”赵爽说,当初为了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办事处将疏导点设在了一个社区内,但办事处、小区业主、物业的管理关系总也理不顺,“都是无利不起早,谁也管不好。”

  最终,管理跟不上,流动摊贩又陆续返回街头。

  面对故态复萌的“顽疾”,有了第一个疏导点的经验教训,经过慎重的调研后,办事处拍板,决定试验“摊贩自治”:既然谁都管不好,为啥不让摊贩自己管?

  试验:小贩和城管不再“猫捉老鼠”

  2013年底,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常住4万多人的建设路办事处,为了彻底根治街头违法占道、道路拥堵,将辖内流动摊贩全部集中到两个疏导点,开始推行“摊贩自治”。

  在毛全虎看来,“摊贩自治”是城市街道管理者和流动摊贩面对顽疾,渴望“求变”的结果。

  但困难仍然始料未及:因为怕得罪人,摊贩队伍里连组长、副组长都选不出;管理必然有费用,费用标准怎么定也矛盾重重。办事处只好找到摊贩做工作,劝说有威望的人主动竞选组长,帮助制定商户公约,召集摊贩开会协商缴费标准……

  2014年,在办事处的劝说下,本不情愿的邢小路通过投票当上了市场街疏导点摊贩自治的副组长。他说,摊贩之间有竞争,难免有矛盾,开始以为会得罪人,但一年下来,情况却是大家都十分珍惜合法经营的机会,“管理协调起来也没那么麻烦。”

  记者走访看到,在建设路办事处的市场街疏导点,统一制式的25辆免费流动摊贩车和几个垃圾桶一字排开,路边立着摊贩商户自治的“六联一公约”,流动车的背后就是摊贩自治的信息公示栏。过往食客熙熙攘攘,但都在限定区域,摊贩与行人车辆互不干扰,道路干净整洁。

  今年7月,曾经在街头推着小车“流窜”的商贩李国琴、邢小路等人从毛全虎的手中接过了“文明摊贩”“文明商户”的奖牌。

  推广:街道个例能否普及

  实行“摊贩自治”后,建设路办事处辖区内的摊贩“流窜”少了,道路状况、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办事处城管科的工作人员减少一半,腾出的人手也被充实到了更基层的社区内,加强了基层管理的力量。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毛全虎依然得上街“撵人”。“辖内的流动摊贩管好了,但其他区的摊贩一被撵,还是会跑到我们这儿。”毛全虎说,好不容易搞起的“摊贩自治”会受到“外来威胁”。

  尽管“摊贩自治”疏导作用明显,但处境依旧尴尬。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在郑州多达数十个的街道办中,还“仅此一家,别无分店”。“摊贩自治”之路能走多远,未来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