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股评员黄奇帆:不要以为股市跟我们无关
- 发布时间:2015-08-10 18:57: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罗伯特
7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一篇关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批评P2P的文章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详细见《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28期文章《黄奇帆公开批P2P像开赌场 重庆已停网贷公司注册登记》)7月31日,题为《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的文章又在网上广泛传播。在当前股市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黄奇帆关于金融的言论很容易就引起关注,哪怕是“旧闻”。
比如这段:“金融的本质就是三句话: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二是信用、信用、信用,杠杆、杠杆、杠杆,风险、风险、风险,实际上就三个词“信用”、“杠杆”、“风险”;三是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实际上,这是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今年2月11日在重庆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重庆的CEO”
目前,全国31个省份都已经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重庆以11%领跑,不仅远高于7%的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过自己10%的预定目标,引起瞩目。而重庆最近几年的GDP增速,也一直在全国省份中排名前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曾说,“上海对重庆市最大的支援是送去了黄奇帆”。
1952年生的黄奇帆,从1968年至2001年工作履历均在上海,2001年10月起履职重庆,2010年担任重庆市市长。
2001年调任重庆市副市长后,黄奇帆就组建重庆的国资经营平台,盘活重庆的存量资产。2010年出任重庆市市长之后,重庆开始筹划外汇结算离岸中心。这期间,还有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及重整、成立上市公司重组领导小组和上市公司重组办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重庆的改革中,外界对“地票”制度反响最大。2008年底,黄奇帆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创设一种将农村用地指标转移到城市使用的交易品,也就是“地票”,主要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
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黄奇帆密集会见了华硕集团全球总裁、加拿大加中贸易理事会总裁、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英国怡和集团主席等各类商业精英。而去年、前年以及大前年,他也是频频会见全球各大企业“大拿”,目的都是为重庆招来“凤凰”。
当年黄奇帆赴重庆任职,有媒体称他是重庆少有的既懂经济、又熟稔行政操作的官员,被视为“重庆的CEO”。
“高官股评员”
“不要以为股市跟我们无关,如果股市没有景气起来的话,消费也会有影响的。”“应该三个月把债券注册制过了,再过三个月把定向增发注册制过了,再过一两年,再把上市公司注册制过了,就很平稳,应该分类推进。”
黄奇帆可谓是为数不多的公开发表关于股市评论的“高官股评员”。
近期被广泛传播的还有2014年1月14日,黄奇帆在重庆市经贸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股市看法。会上,黄奇帆谈到了股市改革的顺序问题,认为应当先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然后再推多渠道股权融资让巨量现金进入股市,提振股市信心;接下来再启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否则)出牌的顺序打乱了,你就会输。” 黄奇帆说。这句话一度成为各大媒体的关注焦点。
在2013年11月20日的一篇题为《改革完善企业股本补充机制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中,黄奇帆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此文中的四个架构顺序分别是:建立企业股本市场化补充机制,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今年6月3日,出席重庆市金融办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时,黄奇帆表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大家说了多少年,越说越难越贵,变成了一个痼疾。原因是文不对题,没有针对性,与虎谋皮……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是什么?就是资本市场。”
一位地方大员公开评论一个行业及管理层的做法很罕见,由此也可见黄奇帆的风格。显然,黄奇帆也有底气。根据2月初黄奇帆在重庆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庆2014年金融工作成效显著,新增了5600多亿的社会融资,占到全国15万亿新增融资额的1/30。
“三中全会宣讲员”
黄奇帆还有一个身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28名宣讲团成员多数都是专家学者、国家部委负责人。来自地方的官员只有两人:黄奇帆和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黄奇帆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起草组成员之一。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罗仲伟认为:“让李鸿忠和黄奇帆参与三中全会《决定》起草,并让他们成为中央宣讲团成员,可视为中央对于中西部地区正在进行的改革探索予以了肯定。”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秀模等学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黄奇帆能够进入《决定》起草组和中央宣讲团,一个原因在于其自身具有的知识和素养。据媒体报道,黄奇帆介绍重庆经济从来不用稿子,资料、论据都在肚子里,引用上千数据而少有错误,而且逻辑清晰透彻。
黄奇帆善于“讲故事”,也善于同媒体打交道。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新京报》记者吴鹏在重庆代表团驻地的电梯里采访了黄奇帆。他整理笔记的时候,电话响了,“喂,你是吴鹏记者吧,我是黄奇帆。”吴鹏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黄奇帆在电话里说,“刚才你采访我,时间紧,恐怕有些话没有说清楚,我再多一些解释”。
黄奇帆还给媒体记者提过意见,据微信号“政事儿”报道,黄奇帆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记者们想从他嘴里获知的一些消息,是“八卦”,“明明是金融报的记者,不给你提金融问题,偏偏要问那几个腐败的官员怎么掉进陷阱里的。碰上我这样的还不赶紧问点经济问题,不珍惜自己的采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