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新中友好协会会长:南洋华侨华人心系抗战

  • 发布时间:2015-08-06 07:18: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天乐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将举行大规模的系列纪念活动。历史,需要不断回顾和反省,以免悲剧再度发生。”新加坡新中友好协会会长潘国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不久前,潘国驹就任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主席。据他介绍,自1895年创办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怡和轩在陈嘉庚先生的领导下,成为海外华侨华人反抗日本侵略的大本营。

  1928年5月,侵华日军制造济南惨案,屠杀中国军民。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怡和轩带头发起成立新加坡山东惨祸筹赈会,掀开了新马华人社会抗战救亡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南洋华人自发的抗日和筹赈热潮持续高涨,陈嘉庚领导了华人社会的筹款赈灾运动。

  潘国驹说:“抗战爆发,陈嘉庚登高一呼,南洋的华侨华人无不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陈嘉庚当时是怡和轩的主席,他把怡和轩当成了自己的家,吃住都在这里。他组织各地筹赈会为前方将士捐献寒衣、药品、卡车等物资,并在新加坡和中国重庆投资设立制药厂、直接供应药品等。”1938年10月10日,东南亚各地的筹赈会在新加坡华侨中学召开大会,并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总部仍设在怡和轩,陈嘉庚担任主席。从此,怡和轩成为南洋地区抗战救亡运动的总枢纽、海外华人支援中国抗日的大本营之一。

  据潘国驹介绍,1939年,陈嘉庚应中国国内之请,代为招募3200余位华侨机工(汽车司机及修理工)回国服务,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中国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由于国际援华物资只能通过这条通道运输到国内,滇缅公路就成了抗战的补给生命线。“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危急的时刻,3000多名南洋各地热血青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义无反顾,勇赴前线。他们为新马华侨史、中国抗战史,也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谱写了一部悲壮史诗。”

  尽管为中国抗战作出很大贡献,陈嘉庚还是因未能亲赴中国而感到“做得不够”。于是,他于1939年冬组织建立“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1940年春夏之际,陈嘉庚亲自率团回国,并专程奔赴延安。“陈嘉庚的观察力非常强,他到延安后,十分注意共产党领袖们的日常生活,发现共产党领导人言行一致,艰苦抗战,令人佩服。延安之行让陈嘉庚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潘国驹说。

  在潘国驹看来,陈嘉庚几乎把全部家当捐献给了中国的抗战和教育事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1982年,怡和轩成立了陈嘉庚基金,先后设立了“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陈嘉庚高级学位奖学金”和“世界著名学者公开演讲系列”等,希望继承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和教育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

  (本报曼谷8月5日电)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