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经济观察·专家谈7%)

  • 发布时间:2015-08-04 10:39:05  来源:光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各界对GDP增长7%的分析很多。到底应怎么评价7%这样一个增长速度?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不要孤立看这个7%,而要在系统分析各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变化基础上,既纵比又横比,既看其“形”又见其“势”,深刻理解7%的位势影响、内涵支撑和持续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态势、走势和趋势。据此我认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既有科学的内涵支撑,又具有未来可持续性,对国内和世界经济周期性复苏和中长期可持续增长具有深刻影响和意义的中国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和危机。

  一、7%是一个中高速的增长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世界经济调整、分化和国内发展“三期叠加”的新形势,做出了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更复杂、困难会更大的判断,在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基础上,主动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确定为7%左右,比去年7.4%实际增速下调0.4个百分点。实践证明,这个主动调整是正确的,具有科学预见性。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速都是7%,以“缓中趋稳”方式结束了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持续22个季度的下行趋势。在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增长明显分化,新兴经济体几乎同步减速,国内外经济共同转型,世界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实现7%的增长确实来之不易。这个来之不易的增速,从国内、国际两个纬度看,都属于中高速增长。

  从国内看,7%的增速在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不是最低,而属于“中高速”,虽然与前36年年均10%的“高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比只有“周期性调整”而无“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重叠”的1989、1990年年均不足4%高出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体量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比15年前同期扩大了60倍左右的基础上,实现一个百分点增速的经济内涵容量要比以往大得多。在4000亿元或40000亿元体量规模的基础上增长10%无疑属于高速,而在超过650000亿元规模的基础上增长7%至少不能算是低速。

  从国际看,7%增速虽然略逊于处于规模小、基数低发展阶段的印度(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为中国的1/5)的增速,但是远超世界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速。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和7月的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速大约是发达经济体(2.1%)的3.2倍,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4.2%)的1.6倍,其中是美国(2.5%)的2.7倍、欧元区(1.5%)的4.5倍和日本(0.8%)的8.5倍。如果按7%测算,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是最高的,其对世界的“中高”意义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7%是一个有支撑力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按季度统计的GDP增长是一条直线,但按月度统计的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表现为温和的“V”型曲线,显示主要经济活动自4、5月以来开始回稳向好。从供给看,不仅整个上半年服务业增速达到8.4%,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而且相对较慢的工业生产的增速也出现了连续3个月回升,今年4、5、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6.1%和6.8%,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0.3、0.2和0.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近90%的工业和服务业止跌回稳,必然推动总体经济止跌回稳,由此可见经济在二季度回稳而不是继续下行“破7”是有产业支撑的。从需求看,上半年实际消费增长10.4%,虽然比去年增速放缓0.4个百分点,但4、5、6月同比分别增长10%、10.1%、10.6%,6月增速比3月高0.4个百分点。相对而言投资和出口是今年需求增长的短板,但这两个指标二季度也出现了回稳迹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二季度和一季度持平,而出口增速虽然上半年仅为1%,但4—6月出现负转正,从3月同比-15%提高到6月环比正增长8.8%。由于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15.5%,货物和服务贸易实现顺差2632.47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2.53倍,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由此可见经济在二季度回稳而不是继续下行“破7”也是有需求支撑的。从区域看,占全国GDP比重大、转型早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上半年经济增长快于全国水平,其中长三角地区除上海与全国GDP增速持平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GDP增速均快于全国,尤其是浙江省上半年的GDP增速达到8.3%,比去年上半年和全年分别加快1.1和0.7个百分点。除山西外的中部经济增长8.5%。GDP排名前五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的经济增速二季度快于一季度。由此可见经济在二季度回稳而不是继续下行“破7”更是有地区支撑的。

  三、7%是一个质量更高的增长

  首先是结构更优,档次更高。生产和消费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加快,进而推动生产、产业结构以及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从产业结构看,结构转型升级延续了近几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从7.9%加速到8.4%,由此带动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从46.6%提高到47.4%。这种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符合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正确方向。从行业结构看,一是在服务业中,金融、信息、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发展加快。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加速7.7个百分点,从9.7%加速到17.4%,金融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2.4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3.2%,其中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93.6%,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39.3%,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1%。电子商务同比增长39.1%,其中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1.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提高到9.7%,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28.7%。电影票房收入占全球票房收入在去年提高到12.53%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48%。国内旅游人数在去年上半年增长14.5%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增长9.9%,超过GDP增长速度。二是在工业中,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加快。“两高一资”行业增速明显回落,以电子信息、数控机床、机器人、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天航空和医疗机械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0.5%,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长。机器人、铁路机车增速达到50%以上。三是高耗能行业减速,节能减排行业加速。今年上半年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长6.4%,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粗钢、钢材产量的增速分别从去年上半年的3%和6.4%减速到-1.3%和2%。虽然汽车产、销增长同比均减速7个百分点,分别从9.6%和8.4%减速到2.6%和1.4%,但是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2.5和2.4倍。从需求结构看,一方面,投资占比下降,消费占比上升。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上半年提高5.7个百分点,从54.3%提高到60%。另一方面,在大众消费中,以衣、食为主的中低档小额消费占比下降,以住、行、医、文化和信息为主的中高档大宗消费占比提高。今年上半年与互联网相关的电子产品消费增长强劲,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内销额增长继续保持在10%以上,医疗电子、汽车电子、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内销额增长超过15%。

  其次是效益更好,民生更实。质量的归宿是效益,效益的归宿是民生。之所以说今年上半年7%是一个质量更高的增长,是因为它实实在在改善了民生,增进了人民福利。一是增加了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初步匡算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从过去5年和去年上半年的81.3万人和99.6万人增加到今年上半年102.6万人。二是增加了收入,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3%。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农民收入快于市民收入增长,表明7%的经济增长是在收入分配关系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相对更快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公平更惠民的增长。三是增加了消费,由于农民等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7%的公平增长是一种扩大消费的惠民型增长。

  四、7%是一个可持续的增长

  7%既是今年上半年的宏观业绩,也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和宏观政策不断带来新活力,增加新动力,释放新能量,拓展新空间,促进新增长。

  改革开放添活力。改革方面,以结构性改革促结构调整升级,以结构调整升级促经济提质增效,加快简政放权,深化财税、金融、价格、汇率、国企和社保等方面的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降低商务注册门槛,推进公平准入,形成统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全面构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新机制。开放方面,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共同建立跨国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集聚区,依托自贸区扩围扩容,逐步开放商务、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扩大离岸人民币结算和双边货币互换规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建立更高层次更高水准的开放经济体系,带动资本、技术、装备、服务、品牌走出去。我国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39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央层面投资核准事项累计减少了76%,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的类别。自贸区建设从上海扩大到天津、广东和福建等地,1+3格局基本形成。以深圳前海为引领加快了金融市场开放,扩大了利率、汇率浮动区间,推行了沪港通。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已启动运行,初步选定了钢铁、有色、铁路、电力等12个重点领域与部分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已经落地。这些措施不断释放出改革开放红利,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增添了市场活力,为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提供了持续性源泉。

  创新创业增动力。按照中央和国务院总体部署,今年以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伴随商务环境宽松、投资贸易便利和互联网信息平台催化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众筹、众创、众包、众服“四众”亮点纷呈,新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生发。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企业200万户,同比增长近20%,平均每天注册新企业1.1万户。广东省1—5月有约24万户新企业注册,日均注册超过1600户,5月底突破700万户,占全国10%,按1.07亿人口算,15个广东人中有一个老板。浙江省近两年新增企业135万户,年均增长16.4%,平均每41个浙江人有一家企业,其中90%为私企。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私企10万户,到6月底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440万户,同比增长12.6%。这些新市场主体大多从事金融、健康、信息、旅游等服务业,市场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很强,这为宏观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微观动力。

  转型升级强实力。支撑经济持续增长7%左右的巨大能量和空间来自转型升级。首先,全面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以及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55%左右提高到2020年60%以上将带来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大量投资和消费,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数量规模庞大的外延型投资和消费需求,而且上述导向将形成潜力巨大的内涵型投资和消费需求。其次,以服务化率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化与以“绿色”和“中高端”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既会继续扩大工业发展的数量规模,又会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水准,这两方面的融合发展都会创造巨大的工业生产和消费的新需求,推动地区和全国经济持续增长。其三,在人口红利逐步减少后,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大学和研究生毕业、出国人员回国、海外中高端技术人才流入的数量不断增加,人力资本规模迅速扩大,必将快速推动研究开发,加快专利增长,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释放质量型人口红利,从而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源泉。数量外延型模式逃不脱“矿山越挖越空、资源越用越少”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而“脑子越用越灵、知识越用越多”的质量内涵型模式则可以实现边际效益递增。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超过750万人,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将接近55万人,从海外引进专家和技术人员将接达到45万人次。这会快速提高我国就业大军的素质,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持续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宏观政策加效力。首先,去年下半年和上半年出台的一系列稳投资、扩消费、促出口政策措施的效果将以累积方式进一步释放。其次,今年7月以来推出的新政策措施将逐步产生效果。例如,机关事业单位增加工资将对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其三,后续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一方面,国家债务率不高,发债空间较大,有条件扩充投资工程包、消费工程包和走出去工程包的内容;另一方面,国民储蓄率较高,储蓄转为投资和消费的余地较大,在国内“CPI低胀、PPI通缩”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松紧操作的空间较大。只要我们加快调试宏观调控理念,创新调控方式,完善调控手段,就有信心有能力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经济在稳增长上再鼓一把劲,在促改革调结构上再加一把力,巩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势头。《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4日 02 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