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用什么喂饱“隐性饥饿”

  • 发布时间:2015-08-04 01:30:4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将新闻进行到底

  最近,由联合国三大粮农机构联合发表的《2015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如今7.95亿的世界饥饿人口数量比1990年至1992年期间减少了2.16亿,降幅为21.4%。虽然抗击饥饿的成果显著,但是,另外一种因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导致的“隐性饥饿”却正在悄悄地危害人类健康。中国农科院范云六院士在日前召开的第53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全球每年约10万孕妇因缺铁性贫血而死亡,我国维生素A和锌缺乏每年导致大约100万幼童死亡,叶酸缺乏导致约25万新生儿严重残障,因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劳动力损失将占一个国家GDP的3%到5%……

  为此,专家呼吁要以营养敏感型农业为核心优化农业和粮食系统,形成以人类健康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最终解决我国人群隐性饥饿和营养失衡问题。

  ——新闻缘起——

  “隐性饥饿”危害不容忽视

  微量营养素,包括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靠人体从食物中摄入。如果这些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失衡,则会使人健康受损,也就发生了隐性饥饿。

  由于隐性饥饿并非是吃不饱饭,所以通常很难被发觉,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它会直接导致出生缺陷及发育性残疾,增加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危害儿童青少年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及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致使贫困局面恶化,限制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隐性饥饿不仅是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在新兴和高收入经济体中也频繁出现。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约有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威胁,在中国问题也同样严峻。多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依然存在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并存的突出问题,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的亚健康人群数量庞大。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占死亡原因的比例将达79%。这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质的巨大障碍。

  ——核心关注——

  粮食安全重“量”更应重“质”

  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人们吃饱饭基本上不是问题了,但吃饱并不等于吃好。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一直聚焦“量”的保障,而忽视了“质”的保障,农作物中的铁、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国际水平。例如,尽管目前小麦产量逐步提高,其平均铁锌含量仅为每公斤20毫克,与成人每天所需铁锌量45毫克的标准相差甚远。

  据介绍,国际上早在1994年左右就开始寻找解决隐性饥饿的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发现农作物营养强化是改善人群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的最佳手段和途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国际生物强化”项目。

  自2011年以来,“国际生物强化”项目开发的高维生素A原木薯、高维生素A原玉米、高铁豆类、高锌小麦等生物强化品种通过传统育种的方式,已经满足农艺性状要求,并在尼日利亚、刚果、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区成功推广。

  据记者了解,始于2004年的中国生物强化项目也已获得了富含微量营养元素(铁、锌、类胡萝卜素)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或品系。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春义介绍说,最近我国在叶酸生物强化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组辅助育种等技术的应用,结合代谢组学和表型组学,能非常有效地实现食品营养强化。”张春义表示,“同时,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系统诞生,基于分子设计的个性化作物育种将成为生物强化的趋势。”

  ——专家建言——

  尽快建立营养型农业产业体系

  范云六院士认为,虽然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复杂,但所有形式的营养不良均呈现一个共同特点:食物生产不适应营养需求,膳食结构不当。“当前,农业生产不仅要高产高效,更要满足营养需求。”

  实践证明,农业在保障食物供给及抵御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去年11月,由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通过了《营养问题罗马宣言》及其《战略行动框架》,宣布将2016年至2025年的10年时间定为全球“营养行动十年”,并提出“加强营养敏感型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健康饮食”的行动要求。

  在此次以“满足健康需求的营养型农业”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专家们也认为,我国也应将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引入粮食生产体系,加快形成以人类健康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食物科技创新与人群营养改善工作的快速发展。

  食物营养与健康是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营养强化广泛而快速的发展,对于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张春义说,“应把营养科技创新纳入跨部门的政策支持,推动这个领域的技术研发。”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万宝瑞建议,当前,首先要把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加快对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的立法,加强对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其次,应着力提升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综合发展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快构建膳食营养改善体系,大力普及食物与营养的科学知识。

  ■相关链接

  现代农业间接导致“隐性饥饿”

  集约化现代农业的耕作造成了农产品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缺乏,间接导致了隐性饥饿。现代农业致力于培育新品种,提高作物产量、抗病虫害和适应气候的能力,低产量的品种不断被淘汰,高产量的新品种得以延续。当农民改种一种产量更高的作物品种时,这些新品种吸收养分的能力却没有跟上其快速生长的步伐,结果导致作物微量元素浓度的降低。此外,在现代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下,严重的土壤侵蚀会带走表土的矿物质;现代农业的大规模生产偏重施用化肥而少施甚至不施有机肥,收割时将地上部的收获物从田间带走,使得微量元素得不到外源补充;农药的过量施用降低了微生物对土壤矿物质的转化能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