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豆大的“窟窿”或可危及生命

  • 发布时间:2015-07-29 02:36:37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长沙晚报记者詹春华

  通讯员符晴周杰斌

  指导专家白剑,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率先在湖南省开展腹腔镜技术工作,目前已完成微创手术2万余台。

  疑惑会游动的包块是什么?

  季妈妈最近在帮儿子伟伟(化名)洗澡时,发现他腹股沟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包块,伸手一碰包块就不见了,当孩子哭闹、咳嗽时又会出现。“他身上怎会有游动的包块?”季妈妈赶紧带孩子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看病,经检查为腹股沟斜疝,术后已完全康复。

  “疝气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位置进入另一部位,简单地说,就是肚子内的器官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据长沙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白剑介绍,疝气在人体各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以腹股沟疝最为常见。根据年龄不同,可分为儿童疝(0~18岁)和成年疝(18岁以上)。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年龄段儿童腹股沟疝发病率为0.8%~4.4%,在早产儿中更是高达30%。该疾病以婴幼儿期多发,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1,且右侧多于左侧,少数为双侧,女孩也可以发生腹股沟疝,但明显少于男孩。

  “小儿疝气是腹壁上的缺陷和薄弱点,就像在孩子腹壁上有个豆大的‘窟窿’,但若不及时填补,这个小洞很容易引发天大的麻烦,比如嵌顿和绞窄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白剑表示。

  自查经常摸一摸是否有疝气

  “每年暑假期间,科室接诊的疝气患儿比平时约增加50%,今年也是如此。而且从接诊情况看,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病时,已经出现疝气症状很久了。”白剑说。小儿腹股沟疝的主要症状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即大腿根部突出一个包块,可大可小,在患儿用力咳嗽、举重物、大便困难、下楼梯、打喷嚏、哭闹时,腹腔内压力增高,包块会特别凸出,平卧、用手按压或情绪安静时包块会消失。孩子年纪小,有时无法很好表达身体不适,平时家长应该多观察宝宝身体的变化,有剧烈的呕吐、发烧、血便、肠梗阻等症状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哭闹时,需要考虑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小儿疝气就像是脱线的毛衣,若不早点把脱线的位置固定好,那脱线造成的洞就会越来越大。”白剑提醒家长,治疗小儿疝气千万不要陷入以下误区:

  1.不少家长对“疝气”这个词比较陌生,即便有家长自认为了解该病,看到自己孩子没有明显症状,认为疝气不痛、不耽误吃喝,就不需要治疗。殊不知,疝气自愈只是极少数个例,一旦发生嵌顿或绞窄,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2.发现疝气后,盲目给小孩吃药、打针等。一方面耽误了病情治疗的最佳时间;另一方面有些药物可能会带来毒副作用,危害孩子心、肺等内脏器官。

  3.有的家长迷信民间偏方,给孩子绑扎治疗疝气,这虽然暂时能缓解症状,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压迫到局部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内部病变。

  治疗不同年龄方法不同

  “早期疝气手术从入院到出院可在24小时内完成,疝块越大,手术就越复杂,风险也就越高,疝气要早发现早治疗。”白剑特别指出。

  【0~1岁的疝气患儿】

  由于1岁以内的腹股沟疝患儿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家长可尝试采用疝气带,但松紧要得当,以包块儿不掉下来为准,太紧会影响孩子发育,也可以用软布包住一枚一元硬币,将包块压回腹腔,再用胶布固定,以达到让包块不再突出的目的。若不知道如何操作,可让专业普外科医生协助指导。

  【1~6岁的疝气患儿】

  1岁以后,患儿自愈的可能性基本消失,建议孩子6岁以前接受手术治疗。目前比较推崇的方式为开刀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体选择哪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年龄不同所推荐的治疗方法也并非绝对,需因人而异。若不满1周岁,腹股沟疝很大或反复出现嵌顿,保守治疗的危险增大,建议及时手术治疗;而大于6岁的患儿若疝比较小,也可采用腹腔镜微创的方式治疗,建议由专业普外科医生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以达到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