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揣着农村户口当“市民”

  • 发布时间:2015-07-27 01:00: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们村流动人口很多,餐饮、百货商贸服务业发达,但市政管理上政府没有投入,村里只得自己掏钱,常年雇佣20个环卫工人,每年光是垃圾清运费就要花30多万元。为了搞好日常市政设施管理和服务,维持街面社会治安,童家桥村还自己组织起了城管队、夜巡队。”童家桥村党委书记陶兴红说。

  重庆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童家桥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乡接合部行政村。从上世纪90年代童家桥村开始大规模征地拆迁,农田、房屋征用,村里建起了高楼大厦、城市公园、立交桥,再难寻一块农地的影子。但与此同时,不少隐性附着在户籍上的公共服务待遇,仍然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童家桥村居民无法享受到。

  在童家桥村,城市政府财政支出、管理责任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覆盖到农村,出现了“空白”。“区里参加文明城市创建,对辖区河流清淤整治,属于城市河段范围的,由财政出资解决,但童家桥村‘属于农村区段,由村里自行筹资解决’。”陶兴红继续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算着一笔笔“农村待遇账”:在居民供水上,属于城市范围的居民区,能享受“一户一表”改造政府财政补助;而农村居民区则需要由“农民自筹、村社补助”。市政清洁属于城市居住区的,由街道市政环卫队负责日常清洁;而属于农村范围的,则由村内自行解决,环卫部门不负责打扫……

  童家桥村的城乡待遇差异,还体现在财政投入上。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属于城市社区范围的,由财政定额投入,覃家岗街道对所辖社区编制有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办公经费、人均3万元的人头经费预算,而对农村片区更多是补助性质,难以实现定额投入;对卫生、市政管理、公益文化、扶贫帮困等公共投入,由政府财政解决,行政村难以享受到……

  虽然城乡待遇有差异,但对于不少童家桥村的农民而言,他们又感觉转户吃亏,不愿放弃农村利益,拒绝完全融入城市。《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原来在童家桥,不少农民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揣着农村户口的“市民”,他们既能就近享受城镇医疗、教育各项待遇,农房租赁收入、社员福利等农村待遇一件也没有“落下”。有的农民就对“市民待遇”如数家珍,“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不再有户籍差别,每年只需要缴200元参保费,就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需要10分钟,有小病就能治;如果有大病,最近的三甲大医院也不过半小时公交车程。”

  同时,农民经济收入和农业户籍待遇也很可观。该村农民收入带着浓厚城乡接合部经济的色彩,即主要以房屋租赁、集体经济分红、务工经商等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直接来自于土地的农业收入几乎为零。但这些年随着城市扩张,衍生出体量很大的“房租经济”,一直没有工作的村民刘燕敏(化名)靠房屋租赁每月都有三四千元,成为家里主要收入来源。

  童家桥存农民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是集体资产收益分红,现在童家桥存农民人均收益分红都在1万元左右,最高的能分到2万多元。依托雄厚的集体经济,童家桥村还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提供200元生活补助,农民还有计划生育补贴、医疗保险补助、重大节假日慰问金。

  既能就近享受城市优质服务,又有农村优厚福利,大多数童家桥村人认为当农民就是好,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户口就是一层窗户纸,但大家都不愿意捅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