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机干预是股市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 发布时间:2015-07-24 17:4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期,关于救市与否的讨论不绝于耳。
回顾近百年来的全球股市,经历了风风雨雨。市场拥有自动调节功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在特定情况下会失灵,这时就需要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即通过更精准有效的政府调控推动股市平稳向好。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市场自动调节和政府调控有效结合,才能为股市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而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一、政府危机干预遵循了资本市场运行的历史规律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说,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从开盘的2247.06 点下跌至 1738.74 点,当天下跌22.6%。危机当晚,美联储立即表态会全力保障市场流动性供应,同时与各主要国家共同降低利率,共同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美元汇率,使得这次“股灾”并未演变成卖空的恶性循环。
《政府对股市危机出手干预是国际惯例》介绍说,1963年日本股市重挫,投资信托基金大量解约,使得大和、山一及野村等三家证券公司爆发倒闭危机,此时,日本政府发动14家银行与4家大型证券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共同证券基金,发动救市。
《国际财经聚焦:有形与无形之手——全球资本市场治理镜鉴》一文中介绍,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入市干预被公认为成功案例,这样的做法在当时面临一定的舆论压力。不过,多年以后香港做法的正确性得到确认。
据了解,欧央行于2012年7月为保卫欧元时,也采取了果断措施。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政府通过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成功救市,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稳定了市场和人心,推动股指上行,遵循并诠释了这一历史规律。
二、专业人士和权威机构纷纷力挺政府危机干预
考虑到近期的股市波动,我们相信中国经济是强大的,基本面是良好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中国的股市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市场。股市出现问题时,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干预,采取救市措施。中国政府的救市是没问题的。
在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看来,中国政府参照英美等国家的经验进行干预,行动及时、力度适当,已达到制止市场恐慌、稳定市场的目标。
从专业角度看,我们认为本次救市的必要性主要来自市场非理性下跌只能依靠外部力量来阻断,金融风险正在扑面而来,金融安全面临挑战等方面,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分析道。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鉴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严峻性,中国政府出重拳稳定股市理所当然,不如此不足以遏止“多米诺骨牌效应”。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一致表示,股市危机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经济增长不会因此放缓。
穆迪高度评价政府的救市措施,也就是中国抵抗这种不利情况的能力。
三、多策并举维护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从此次股市下行速度和个股下跌幅度来看,中国股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毕竟,如此剧烈的震荡,显然不利于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说,到此为止,这一轮动荡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挑战没有结束。关键在股市基本稳定以后,金融监管部门怎么采取下一步措施。包括干预措施的退出,包括对短期的效应和长期的制度安排的考量,也包括如何防范道德风险和加强股市风险教育等。但是,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中国的股市会健康地发展下去。”朱光耀说。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认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一项战略任务,支持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适时启动深港通、完善沪港通,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强上市公司监管,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等,都将进一步夯实市场发展基础。
朱光耀表示,中国需要从本轮股市动荡中吸取经验教训。“监管存在错配,这是一个真正的挑战。在经历了大涨大跌之后,我们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
中国股市的发展并非一条坦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公开公正、反应灵敏的市场,遵循其发展规律,但与此同时,市场还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问题,因此,有效的政府调控能够缓解恐慌情绪,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培育公开透明、长期健康发展的股市保驾护航。
经历过磨难,克服了困难,把握住机遇,中国股市必定能雨后见彩虹。(安定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