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重心转向促地方经济发展
- 发布时间:2015-07-23 15:31:20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7月21日,深圳检验检疫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工作情况。深圳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曲海峰介绍说,深圳检验检疫局从服务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扩大进口战略、外贸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入手,着力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同时,在保障质量安全、民生安全、国门安全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成效显著。
1~6月,该局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44.3万批,货值271.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5%;共检出不合格货物1.2万批,货值16.2亿美元,批次不合格率2.7%,货值不合格率6.0%。其中,共检验检疫入境货物19.7万批,货值18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18.4%。检出入境不合格货物10819批,涉及货值15.9亿美元,入境批次和货值不合格率分别为5.49%、8.40%。
——共检验检疫出境货物24.6万批,货值81.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9%、4.3%。共检出不合格出境货物1025批,货值2796万美元,批次和货值不合格率分别为0.4%、0.3%。
——共截获进境植物疫情910种47015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89种4752种次。
——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17亿人次,同比增长8.1%,上半年人员检疫量连续4过亿元。入境检疫排查有症状旅客10325人次,同比增长21.6%。
——共检疫出入境集装箱1032.8万标箱,同比增长12.6%,占全国集装箱检疫量的25.8%。卫生除害处理集装箱294.5万标箱,同比增长24.6%。入境集装箱检出疫情33814标箱。
——共检疫交通工具695.7万次(节/辆/艘/架),同比增长1.8%,占全国交通工具检疫量55.6%。
曲海峰说,从出入境货物监管情况来看,呈现出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进出口产品质量整体向好,不合格率略有上升。上半年,该局共检出出境不合格货物1025批,涉及货值2796万美元,批次不合格率为0.42%,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货值不合格率为0.34%,同比上升0.20个百分点。不合格产品主要为石油制品、服装、家具、视听设备等,主要不合格原因为货证不符、包装破损、标识不合格,吸顶灯外接电源线未有双重绝缘保护、医疗器械电介质强度不合格等。检出入境不合格货物10819批,涉及货值15.91亿美元,入境批次不合格率为5.49%,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入境货值不合格率为8.40%,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植物及其产品不合格货值占入境不合格货值76.37%,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携带植物有害生物,特别是进口干豆类、烟草、粮谷类、木材等携带疫情较为突出。
二是出境植物及其产品快速增长,供港产品供应稳定。出境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货值为48.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出境水果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出境竹木草制品32.0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出境保鲜蔬菜类1.5亿美元,同比增长79.7%。检验检疫及口岸查验供港食品及农产品11.5万批,货值20.4亿美元。其中,供港蔬菜21.0万吨、活猪81.1万头、水生动物和水产品2.1万吨、冰鲜家禽5.4万吨、冰鲜猪肉2.8万吨、水果6.6万吨、供港水3.6亿立方米。
三是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及化妆品稳定增长,酒类、乳与乳制品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货值为3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深圳口岸是我国最大的进口水果口岸,上半年入境水果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深圳口岸进口酒类、小麦货值居全国第二,上半年入境酒类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入境粮谷类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入境食品及化妆品1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入境乳与乳制品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0%。
四是区域性原产地证书签发量持续增长。我国积极推进与各个自贸区的贸易谈判,与我国签署自贸协议的国家不断增多。为规避欧盟等传统市场普惠制证书“毕业”机制对我国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该局同步做好政策宣贯工作,推动进出口企业对自贸区优惠政策关注度提升,上半年共签发区域性证书18.6万份,同比增长14.6%,签证量超过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居各类原产地证书之首。此外,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10.9万份,同比增长13.0%。
上半年,面对我国对外贸易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该局认真贯彻上级关于促外贸稳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和改进口岸工作等系列部署,及时将工作重心定位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来。
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吻合度
一是主动对接深圳大质量大标准建设。积极推动外贸质量指标纳入市政府质量考核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建设行动方案,围绕“标准引领、标准示范、标准破壁、标准筑篱、标准提升”五大行动,致力在跨境电商、区港一体化、检疫处理、口岸建设等方面形成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深圳标准,助力深圳打造标准创新、质量引领的高地。18个标准项目获得深圳市地方标准立项,创历年新高。大力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成立了跨境电商工作小组,在全国质检系统率先印发了《深圳地区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率先建成跨境电商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建立了“事前评估、入区申报、出区核销、事后追溯”的监管模式,率先实现与深圳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上半年,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共备案进口电商68家;备案进口商品7082品种次,较去年全年增长2150%;累计入区货物340批次,较去年全年增长831%;入区货值3.31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1731%;完成订单并进口邮包204.09万单,较去年全年增长近4倍。
三是全面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推进“单一窗口”、关检“三个一”、口岸通关一站式作业及监管设施资源整合等工作,全力推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大通关管理机制建设;在深圳打造地方质检两局合作示范品牌,推动深圳“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树立地方质检领域科技合作的新标杆,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合作建设深圳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增创前海蛇口片区发展新优势
一是打造四项工作品牌。利用自贸区这一实施改革攻坚的重要平台,加大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力度,研究提出了打造深港检验检疫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质量合作论坛,打造具有公信力的跨境电商检验认证平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等四项检验检疫工作品牌。
二是发布8项改革创新举措。在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挂牌仪式上,与前海蛇口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签署《关于共同促进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创新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并发布8项改革创新举措,支持前海蛇口片区建设发展。
三是实现五大模式创新。包括:创新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模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创新检验检疫通关便利模式、创新“前店后仓”深港双赢监管模式、创新高新技术产品入境维修模式。
打好创新服务“组合拳”
一是着力降低进口环节成本。对进口铅精矿等矿产品放射性检验措施进行优化,采取抽样巡测模式,降低企业吊柜数量,节约企业成本,促进大宗矿产品业务增长;实施进口大宗油脂诚信分级监管模式,认可企业实验室部分检测结果,压缩检验周期,便利口岸通关;对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全面实施预通关,进一步降低查验比例。
二是着力推动区港一体化。以智慧口岸建设为着力点,统筹推进“三互”大通关、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关检“三个一”等,推进进口货物快速直放直通,将口岸功能延伸到辖区;推行“智能审单、流程定制、自动处理”分类通关模式,优化通关流程、缩短通关时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大铲湾口岸试点,实现船舶进境一次申报,关检货物“一次申报”,大幅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三是着力提升深圳口岸竞争力。积极争取质检总局进口指定口岸资质,在蛇口港和赤湾港已有进口粮油业务基础上,指导帮扶盐田港和大铲湾码头获得国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资质。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加大进境冻肉直通放行的比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打击走私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通关环境,吸引更多进口商到深圳开展相关业务。
四是着力加大对重点企业帮扶力度。对检验检疫信用管理AA级企业如华为、创维、迈瑞等大型进口机电设备实行诚信监管,大幅降低查验比例,实现“零等待、低费用、高效率”;对深圳供应链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模式,为产品扩大进口提供便利,预计进口产品金额可增加上百亿元。
链接
曲海峰还通报了下半年检验检疫工作的重点。
促进前海蛇口自贸区通关便利化
在前期支持自贸区发展工作基础上,紧贴自贸区建设发展需要和企业个性化诉求,围绕“通关便利化”主题,推出进一步促进前海蛇口自贸区通关便利化的四个方面措施,包括:构建区港通关一体化协作机制、建设“互联网+”智慧通关服务平台、量身定制检验检疫通关管理制度、打造新业态通关服务示范品牌。
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创新跨境电商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明确电商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实行全申报管理;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通关提速,打造“便捷通关、品质电商”品牌,助力前海蛇口片区跨境电商发展形成新优势。
推动智慧口岸建设
7月1日起,该局已投入使用的“智慧食检”系统大大提高了一线食检工作的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接下来,我局将加快推广应用“智慧食检”分级分类检验监管平台,试运行并完善后正式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进一步深化智能分类通关应用、推进检验检疫全程无纸化建设,并大力支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启动试行。
推动深港合作示范区建设
以前海深港国际酒类检验中心和国家供港食品检测实验室联盟为基础,搭建深港联合创新支撑平台。积极筹划举办深港澳检测机构发展论坛。继续推进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民政总署化验所、香港政府化验所的科研合作项目与实验室管理建设合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