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景观村落——黄檀硐

  • 发布时间:2015-07-22 00:31:3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黄檀硐村位于乐清市灵山景区北部,海拔600余米,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07年入选为“中国首批景观村落”,为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影响的古村落之一。

  黄檀硐村坐落于四周群山环抱之中,东有五龙谷瀑布和关公洞,西有西龙瀑和古城门,南北两边均为高耸百米的陡峭石壁,因风化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象形山石、山峰和洞府。村落内民宅依山而建,因势而造,大多为上百年的三合院。高处俯瞰古村落,山色、石质及黑瓦、石墙、木版壁的古屋浑然一体。村内流淌着一条“T”形溪流,与古民居屋顶上的清一色的黛瓦相辉映,显得格外古朴。

  黄檀硐历史遗存十分丰富,明、清时期的建筑就有40多栋,其中清代为多,包括坛庙祠堂5座,有卢氏宗祠、五福古庙、赤黄神庙、下庙等;古桥梁6座,有硐桥、祠堂桥、步溪根桥等;石矴步6座;寨城门2座;古井6口;还有上百年的樟树、罗汉松、红豆杉和红楠等参天古木……

  如此众多的古村落遗存,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和功能。村落布局巧妙自然,古民居背山面水,与周边的山峦、溪流、田野等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构成“小桥流水人家”之境界,充分展示了传统山村的质朴之美。村口的古关隘、古石刻、古山道和5棵有着500年历史的古罗汉松、抱石树,可谓中国古村入口的经典。

  黄檀硐古村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风采依旧,实在难得。现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有“二进屋”、“东不(dǔn)大宅”和“卢文周宅”,艺术性较高的为“高屋下座屋”,规模较大的为“下垟大宅”。古民居大都有台门、厢房、正屋组成三合院式建筑,只有“二进屋”和“卢氏宗祠”为四合院式。村落内的古建筑就地取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墙体采用山石叠成各式花纹或玉米状图案,古朴粗犷。门窗、梁柱、斗拱、插镜和神龛等木构件雕刻精致,屋檐瓦当花纹各异。

  黄檀硐村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老的民居建筑外,还蕴含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和农耕特色文化。特别是靛青与蓝夹缬工艺,蓝夹缬所用的布料、染料、工具,都源于人工制作。蓝夹缬工艺用于印制的被单,民间称之谓“夹花被”,一条“夹花被”由12幅雕版染成方块图案,有“百子图”、“百花图”等。旧时乐清一带凡姑娘出嫁,总要一床这样的夹缬被子陪嫁。历史上黄檀硐村的靛青与蓝夹缬生产,一直是温台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现在村间还见到炼制靛青的染缸。此外黄檀硐村还保留手工纺织、酿酒等传统工艺,还专门创办戏曲民俗园、农耕馆、婚俗馆等,几乎失传的手工织布机、纺纱机、糯米酿酒等技艺又得以传承。

  在“东不上屋”的民俗文物展览厅,陈列着百多件历史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具,造型别致,雕刻精细。有木制家具床、柜、椅、梳妆台、面盂架等;有过节送礼用的提篮、双格盒、六格盒;有日常生活用的木制面盂、饭桶、花鼓桶、帽笼、茶盘、水桶、米桶、斗、升等和竹编的鞋栳、考篮、饭篮、酒抽等;还有农村几乎绝迹的织布机、纺车等等。这些半世纪以前的农家生活场景又重新走进现代人们的视野,让人回味无穷。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