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协定引航,漳州罐头业出征韩国
- 发布时间:2015-07-20 08:29:22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最近,黄文彬忙着与韩国客户沟通,对方准备追加一批蘑菇罐头订单。蘑菇产季要到12月底才结束,但上半年,他所在的福建绿宝食品有限公司已完成全年订单的出货。
黄文彬认为,这得益于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尽管该协定最快要到年底才生效,有关罐头行业的关税减免细则也尚未确定,但漳州罐头业已借着政策东风,出征韩国市场。今年前5个月,漳州出口韩国罐头217批,数量4570吨,货值537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0.7%、6.1%和11.4%。
新出路
漳州是全国罐头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出口量约占全国的20%,其中蘑菇罐头出口量更占80%的市场份额。但近年来,受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加剧影响,该行业面临出口不振。
以漳州罐头进口大户欧盟市场为例。最近两三年,荷兰、波兰等欧盟国家开始发展蘑菇工厂化种植,并生产罐头产品。这直接冲击漳州对欧盟的罐头出口。“要素成本涨得厉害,加上高昂关税,进入欧盟的罐头的价格已基本与当地产品持平。”
漳州检验检疫局罐检科副科长许艺杰说。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起,中国大陆所有产品不再获得欧盟普惠制优惠。受此影响,今年前三月,漳州出口欧盟的水产罐头仅2批、351吨、312万美元,跌幅均超过70倍。
对漳州罐头出口企业而言,中韩自贸协定意味着新出路。
“韩国市场对蘑菇、麻笋罐头的消费量很大,这恰好是漳州的优势产品。”许艺杰表示,以往,韩国市场销售量占漳州罐头出口的比重仅约3%,潜力不可谓不大。
但是,开拓韩国市场并非易事。许艺杰算了一笔账:漳州罐头出口到韩国,需缴纳近30%的关税和增值税。而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产品输韩基本享受零关税,其产品在品种与层次上基本与漳州重合,且成本更占上风。受此冲击,近年来,漳州输韩罐头逐年减少,从高峰期的年出口量2万多吨降到不足一半。
上月签署的中韩自贸协定带来了转机。根据协定,中韩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的90%,罐头产品位列其中。自草签阶段,不少企业便对这一市场跃跃欲试。今年上
半年,当地从事对韩出口的罐头企业数量增加近30%。
多举措
许艺杰认为,用好自贸协定红利,提高质量势在必行。
建立自检自控体系是提高质量的杀手锏。“这要求企业一接到订单,就制定出一整套风险把控的方案,并在商检部门的监督下实施。”许艺杰说。
韩国海关对食品添加剂的把控颇为严格。以韩方重点关注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项目为例。由于低成本、效果好,不少韩国企业要求使用该添加剂,但韩国官方对其有着严格的限量与标注要求。“不少企业因未标注或并未主动添加却被检测出含有该添加剂,面临被退货并列入黑名单的局面。”许艺杰说,由于漳州不具备检验能力,以往需送往福州、深圳等地检测。为此,今年初,漳州检验检疫局专门引入相关设备。
同时,当地还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服务。“我们收集韩国市场的风险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让他们及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许艺杰表示,上星期,该局便告知企业,韩国出台
了堪称史上最严的两部食品农产品法律——《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别法》和《农药肯定列表制度》,并将于明年正式实施,要求企业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
自检自控体系也为提高通关效率提供了可能。今年初,漳州检验检疫局推出“即报即放”通关模式。只要罐头出口企业自检自控得当,便可“零等待”通关,而以往要耗费一个多星期。
不止步
尽管自贸协定最终生效尚需时日,但对漳州罐头出口业而言,最大限度地用好该协定已被提上议程。
“近年来,罐头行业走下坡路,很大程度上源自技术人才缺乏,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生产效率不够高,价格上的优势逐渐消减。”黄文彬认为,解题之道在于技术创新。近年,绿宝食品引进全自动化设备——盖式自动升降机、X射线异物检测仪,极大程度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
福建海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坤山则认为,目前,漳州对韩国罐
头出口的增长仍依赖价格战,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故意压价现象普遍。对此,当地企业形成共识——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蘑菇、香菇、麻笋罐头,是漳州输韩的“老三样”。自贸协定东风吹来,出口大军立即壮大。芦笋罐头、甜玉米罐头,成为第一梯队。“虽然量不是很大,上半年只有一两个货柜,但前景可期。”许艺杰说,“还可促进水产罐头输入韩国,水产罐头属高附加值产品,近年来在不少国家的出口增幅都很大,极具潜力。”
中韩自贸协定不仅意味着关税的降低,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的自贸协定,涉及贸易、投资等多项议题。因此,对外投资,加强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也成为漳州不少罐头企业未来的选择。
春节期间,绿宝食品从韩国引进一套杏鲍菇自动化栽培设备,该设备可实现从接种到采摘的全自动化,日产量高达8万瓶。“自贸协定的签署,为我们引入韩国技术创造了更多契机。”黄文彬说,“我们还打算在自贸协定生效后,赴韩国收购并落地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