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温州版”机器换人重在更新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

  • 发布时间:2015-07-13 07:2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张 玫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走进温州永嘉县浙江金螳螂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橡胶双密度注射成型机上,24双鞋子瞬间就“大功告成”。技术总管金忠省说,自从用上这台国产机器,人工节省了一半,鞋子的耐磨度和剥离度大大提高,公司做军用鞋的“地位”牢不可破。他还透露:尝到了“机器换人”的甜头后,技改创新的步伐就加快了,今年又添置了德国机器,人员将再减一半,效益提升近一倍。

  记者在温州采访了多家企业发现,当前以民营小微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的温州工业因为“机器换人”已经面貌一新。在报喜鸟集团物流中心一层偌大的空间里,总经理助理陈伟说,这个四层楼三万多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只有37位员工,以前出库人工打包一人一天最多100件,现在全自动流水线1个小时就能完成。

  在很多企业,记者都看到了类似的变化。飞丹鞋业有限公司逐年更新设备,每年员工减少10%,利润却稳定增长20%至30%;育才控股集团通过进行技改创新,生产能力平均每年增长25%至34.8%,原来1个工人1天做20张课桌椅,现在2人轮班一台机器1天可以做800张,合格率达到99.7%。

  这些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并非是“随大流”,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集中在四个环节:劳动力最密集的环节、质量需要提升的环节、生产过程危险的环节、产能出现瓶颈的环节;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打造无人车间、引进全自动流水线、用数码设备替代传统机械、采用信息化管理。

  在“机器换人”过程中,温州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和人才。温州大多数企业资金并不雄厚,所以“机器换人”时更多考虑“精打细算”:有的自己动手搞研发,有的把全自动改成半自动……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些企业没有引进上千万元的流水线,甚至有的企业只用了几十万元,同样把产业转型升级搞得“风生水起”。

  对于“机器换人”,温州企业家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机器换人”最重要的,不是用机器把人替换掉,而是要更新企业传统的思维模式,以装备更新来带动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在“机器换人”过程中,温州企业家开始更加关怀员工。他们说:“机器很关键,但人是核心。只有员工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纳入到整套的生产管理体系中去,最终实现生产智能化、决策科学化,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机器换人”。《关于进一步加快机器换人的实施意见》明确“一地一业一策”,由全市11个市(区)针对各自产业集群经济的特点,扶持重点行业;《温州市工业强市建设2015年度工作计划》确定要组织100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重点“机器换人”技改项目,重点推进5个以上“机器换人”技改示范行业,努力实现技改投资600亿元以上。

  同时,温州还成立了“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联盟,联合政府、行业协会、科研单位、设备制造企业以及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共同为有需求的企业出谋划策、做好服务。

  温州市经信委投资与规划处处长曹启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2014年,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覆盖面达到28%,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的产值增幅达到39.9%。从41个市级示范“机器换人”企业的情况看,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均超过20%,人均产值达到12.59万元。毫无疑问,“机器换人”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从传统中“走”出来,迎来了一片灿烂的新天地。(经济日报记者 张 玫)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