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东海之上的“绿野仙踪”

  • 发布时间:2015-07-08 02:32:21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吴佩通讯员唐春刘婧

  最近一段时间,一组海岛乡村的奇美照片风靡网络。因为房屋长满爬山虎,东海海岬之间的村落——浙江嵊泗县后头湾村,被人们评为中国的“绿野仙踪”,迅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位于我国东端的嵊泗县,是全国唯一的列岛县,也是东海最大的渔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除了后头湾,这里还有很多美丽的海岛乡村,有的以产业取胜,有的以人文占优,形成了“一岛一韵、一村一品”。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当地更是走出了一条民生建设与海洋保护、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兼顾的“美丽”之路。

  民生做文章,“美”字下功夫

  7月2日,记者从上海坐船前往嵊泗,一登上泗礁岛,只见四面开阔、绿野葱茏。驱车行驶在环海公路,随处可见的广告牌上写着:离岛、微城,慢生活。这句口号,既是嵊泗对外宣传的标语,也是美丽海岛建设的核心理念。

  地处我国东部的嵊泗,远离大陆,常住人口只有8万,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微城”。从2011年起,嵊泗开始了美丽海岛的建设,希望打造出一个中国岛居生活的美丽典范,让人们享受舒适的慢生活。然而怎么来建,成了第一个问题。

  “美丽海岛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突出民生,让群众能够得到实惠,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在县委书记徐张艳看来,作为一个海岛县,嵊泗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有自己的特点和诉求,首先就要定位成民生工程,在教育医疗、低保提标、住房保证、城乡养老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记者到访时,正值旅游旺季,前往各个小岛的船票几乎一票难求。而当地的居民却并不担心。“我们有购票的‘绿色通道’,即便是在旅游旺季,政府也会优先保证我们的出行,非常方便。”嵊泗县菜园社区马关村村民严磊告诉记者。

  除了突出民生外,嵊泗更在“美”字上下功夫。县旅游局局长徐海说:“‘美丽海岛’建设,要强调‘美’。美,就是赏心悦目,即看到的都是美丽的,感受到的都是舒心的。”为此,嵊泗县在生态治理、海域保护、城乡绿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指标,出台措施,搭建“赏心”和“悦目”两大价值体系,全面推进美丽海岛建设。

  村村有特色,产业来富民

  走进五龙乡的田岙村,你会发现,这里村民房子的外墙壁上都画着渔民画。色彩绚丽、想象丰富、风格浓郁,庭院的布置也极富特色。在乡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经营“渔家乐”。

  “原来,我们这只是一个捕鱼的小渔村,交通不便,房子也很陈旧。现在,有了美丽海岛建设,我们整体规划后,交通便利了,环境整洁了,成了有名的渔家乐村,来的人络绎不绝。旅游业几乎成了村民的主业。”五龙乡政府文化专干汤小娜对记者说。

  从2012年起,嵊泗县设立美丽海岛建设专项资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持续打造特色村落,在泗礁本岛及东部区域分别链接起了一条魅力独特的美丽村庄景观线。除了“渔家乐”田岙村,“色彩艺术”边礁岙村,还有“灯塔风情”花鸟村,“百年渔场”泗州塘。全县7个乡镇38个村,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主题,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

  作为我国著名的“贻贝之乡”,枸杞乡干斜村常年养殖贻贝。在村里的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金盟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友定。“我们这里海水清澈,适合贻贝生长,养殖的贻贝达到一万多亩。”金友定介绍说,全村800多人200多家养殖户,如今通过抱团闯市场,户均年收入20万元一点都不成问题。

  “每个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划,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发展。”金友定告诉记者,仅仅翻过一座山头,另一个村的主导产业就变成了民宿旅游,而其他村还有捕捞业。“原来我们只知道做渔业,美丽海岛建设,让村里的产业开始多元化了,也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变化。”

  产业富民,据统计,2014年,嵊泗县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10元,比2010年增长了69.1%。

  年轻人创业,渔民做电商

  洪亮是在田岙村长大的“80后”小伙,曾在上海、杭州等地从事广告设计。随着田岙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他辞职回家,开起了“渔家宾馆”,年收入10多万元。他感慨说:“收入增加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能在家乡创业,陪在父母身边,真正找到家的归属感。”

  无独有偶,拥有酒店管理中澳双学位的枸杞女孩刘思思也在岛上开起了首家具有品牌营销理念的主题民宿——“思·想家”。浓郁的地中海风情,“私人管家”的服务模式,这家店一下子热销网络。开业仅半年,她的民宿就在“全国故乡最美民宿”评选中获得第一名。

  事实上,美丽海岛的建设不仅吸引本土学生返乡创业,也吸引了一批外地青年。采访时,恰逢五龙乡边礁岙村的“青鸟”民宿试营业,主人正是6个杭州的媒体人。而两年前曾经风靡网络、开启枸杞旅游风潮的“阡陌民宿”,也正是由3位来自重庆、上海喜爱旅行的年轻人一手创办。

  青年人创业,渔老大和渔嫂们也不甘落后。每年的休渔期,原本是渔家最闲的时候,现在,他们有了新的致富门路:开民宿、做海钓,一天收入上百元,有的甚至开起了网店。枸杞乡渔嫂张素琴烧的一手好菜,这两年她开起了渔家乐,做起了餐饮。去年,她推出网络订餐服务,迅速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每天常常要忙到晚上11点。“客人看中的是服务,对我们来说,客人多在网上点几个赞,我们的品牌也能做出来了。”张素琴感慨说。

  百年海岛精神,文化来传承

  嵊山镇光明村渔民陈士海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30多年来,这位渔老大用一把剪子讲述渔民的故事,对外宣传海洋文化。“美丽海岛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没有文化的乡村,没有生机和活力。”嵊山镇党委副书记陈波向记者介绍,从去年起,镇上的学校专门开设了特色文化课,邀请陈士海每周教孩子剪纸。

  在美丽海岛的建设中,嵊泗县提出了“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的四美体系,而通过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渔民素质正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嵊山镇光明村尽山广场的文化礼堂,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嵊山“百年渔场”的历史介绍,更有乡约村规、民风民俗,以及各种乡村人物、特色产业。一个小小的礼堂,记载了一个乡镇的历史文化。而这样的乡村文化礼堂在嵊泗几乎比比皆是,田岙村还建了一间渔民画体验馆。“现在我们很多海岛文化的东西都快看不到了,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它们保护和传承下去,让人们能记得住乡愁。”嵊泗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金瑛介绍说,除了文化礼堂,县里还不定期开展渔俗文化的各种演出,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在嵊泗的几天,记者感受着海岛乡村的各种美丽。采访期间,也恰巧碰到来自捷克的作家杨·齐米茨基夫妻。在一同到访过嵊山、枸杞、田岙等特色乡村、感受过当地的文化民俗之后,杨·齐米茨基向记者赞叹,这样风景优美、民风淳厚的海岛乡村是他第一次见到,他说,他要将这里遇到的一切,回国后全部都写进他的诗歌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