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公车接小狗”局长倒在“炒作”上?

  • 发布时间:2015-07-03 02:31:21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议论风生

  作为被网络掀下马的官员,不管导火索多么偶然多么细微,都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网络反腐并不是舆论审判,网络只负责提供线索,最终负责办案的是纪检部门。

  江苏淮安市清浦区委原常委、公安分局局长曹兴龙近日受审。像许多落马官员一样,曹兴龙也有一个“称号”——“公车接小狗”局长。去年他因被淮安市公安局信访处民警网络实名举报其用公车接送小狗而轰动一时,并成为名人。据报道,当时这一网络举报引起淮安相关部门重视,很快,曹兴龙便被停职、双规,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便基本主动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并有举报、退赃举动。

  “我的问题是因为在网络上炒作引起”,曹兴龙在庭审中的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分明是网络举报,在他看来竟成了网络炒作。他或许以为举报者寻的是私仇,但在公众看来,举报者的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举报最终有了结果,曹兴龙果然被查出了问题。

  曹兴龙还表示,在被双规之前,他就其个人存在的问题口头向淮安市公安局和淮安市纪委的相关领导汇报过,刚开始时候,他对个人问题认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直到被淮安市纪委带走。这是一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精神,可见若没有举报者和“网络曝光”的“帮助”,他还认识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平心而论,当初“局长公车接小狗”引热议,确实存在网络狂欢的成分。因为举报者的网帖列举了曹兴龙“公车私用”、“徇私舞弊”和“经济问题”,其中“公车接小狗”并不是严重的指控,但偏偏是这件“小事”成为舆论的焦点。

  个中原因也不难分辨,网络舆论具有天然的猎奇倾向。“公车接小狗”这么奇葩的事情,难免吸引眼球。当然,并不能说舆论关注小狗就是完全跑偏,因为这件事成为公车私用的典型代表,其象征意义超出了实际意义。人们对这件事的热议也包含了对公车改革的关注热情。

  其实,除了曹兴龙,近年来颇有一些落马官员可以自称“问题因网络曝光引起”。作为公众、纪检部门或相关学者,可以探讨网络反腐的效率和精确度问题。但是作为被网络掀下马的官员,不管导火索多么偶然多么细微,都没什么可抱怨的。因为网络反腐并不是舆论审判,网络只负责提供线索,最终负责办案的是纪检部门。一个官员在网上百口莫辩或许情有可原,但是纪检调查中出现问题,那就是“恶因终得恶果”。自己身上有问题的官员,才逃不过网络曝光。

  □西坡(媒体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