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国外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举措

  • 发布时间:2015-06-18 10:14:45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教育资源配置上着手,包括学校办学条件等物质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教师等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基于此认识,世界各国在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师资进行宏观调控。

  定向培养聘用:解决农村学校教师虚位化

  印度、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出台了专门的农村教师培养与聘用政策。印度全国教师委员会建议,农村和部落地区招聘教师,应尽量选择本地人,并在必要时降低教师认证的一些苛刻标准,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到偏远农村学校任教。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在实施“乡村地区计划”中,极其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经过高等教育与师范教育培养。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到2012年,澳大利亚全日制教职工数量从290万增加到363万,在增加的72万教师中,超过43%的教师选择到农村工作。越南政府在对边远贫困地区实行资金倾斜扶持的同时,也在师范院校中进行定向招生。

  实施专项补助: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出台了专门的农村教师工资与补贴政策。日本的《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规定,都道府县各级政府必须对偏远地区学校教职工发放特殊津贴,并规定月津贴额不得低于个人月工资和抚养津贴的25%。同时,要为这些地区的教师提供充分的进修机会,根据情况发放寒冷地区津贴、单身赴任津贴等补贴。在俄罗斯,该国一直执行农村教师工资比城市教师高25%的政策,并为在农村工作的教师提供临时住房和更多医疗保健服务。巴西政府规定,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基金的60%必须用于教师的培训和工资的提高,并设立“直接到位补贴资金”,为贫困地区教师工资的发放提供经费保障。

  开展城乡交流:岗位轮换带动师资一体化

  为平衡地区和学校间师资差距,各国建立起了城市与农村、偏远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教师流动制度,其中,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最为成熟。根据这一政策,流动的对象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凡在一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或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者;为解决人员超编而有必要流动者;在区、市、街道、村范围内的学校之间,教师队伍在结构上不尽合理,有必要调整而流动者。定期流动政策还辅之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从而扫除了教师流动的法律障碍。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师资均衡配置制度化

  一些发展中大国也出台了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的法律法规。在俄罗斯,《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俄罗斯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普通教育优先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几乎都涉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印度,1950年制定的《宪法》确立了免费义务教育、保护处境不利群体的受教育权等原则,1992年修订的《国家教育政策》提出要消除教育上的城乡和贫富差距,并重申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巴西,为解决入学率低与地区发展不均问题,该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了基础教育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基金,制定并实施了专门针对东北部贫困地区的“东北地区基础教育计划”,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在韩国,该国于1967年制定了《岛屿、偏地教育振兴法》,明确规定国家优先保证岛屿、农牧渔区、山区、矿区等艰苦地区的教育经费,优先解决这些地区的教师配备、教学设施、学校用地等问题。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