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持续走低 继续降息降准应慎重
- 发布时间:2015-06-10 02:32:08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宏观大势
5月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都在说明,此前的降息降准对提振经济效果仍然有限。中国已经显露出流动性陷阱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面应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考虑进一步的降息降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2%。1-5月CPI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1.3%,同比涨幅低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05个百分点;低于今年物价控制目标1.8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次低点。
而根据6月8日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前5个月进口下降17.2%,贸易顺差1.33万亿元。另外,5月份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合计影响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2.9个百分点。
一系列经济指标已经显露出,目前经济低迷下滑的主因是内需消费不足。CPI和外贸出口两个重要经济指标凸显中国国内需求严重不足,PPI环比的下降说明制造业动力仍然匮乏,这些已经成为制约稳增长的主要原因。从前5个月CPI持续低迷看,今年也许不是关注物价控制目标能否完成,实际利率是否为负利率的问题,而是要重点关注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
提振内需,刺激消费,已经是应对此轮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最重要最迫切措施。按理说,物价走低给货币政策施展拳脚预留了较大空间。继续降准降息应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市场上对于继续降息降准、呼吁中国式量化宽松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应该说,市场对于未来进一步降息的预期依然很大。
但是,经过去年以来的多次降准和两次降息以及央行罕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再贷款投放货币信贷,市场流动性并不缺乏。股市持续日成交量在两万亿元以上,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维持在低位。是否有必要继续降准降息,值得商榷。
有观点认为,中国已经进入流动性陷阱,即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接近零利率),此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致使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刺激银行放贷、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导致货币政策失效。由于利率太低,人们宁愿持有现金,在流动性陷阱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
尽管货币政策传导至经济主体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的货币宽松政策起始,到如今5月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都在说明,此前的降息降准对提振经济效果仍然有限。中国已经显露出流动性陷阱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面应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考虑进一步的降息降准,比如观察一下两次降息降准滞后效果如何、观察一下6月份物价走势如何等等。
当然,对未来经济仍然不必过度悲观,一系列制度性的改革红利正在释放,货币信贷作用也正在逐渐释放;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一部分投资者在股市里赚到的钱正在用于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上。因此,对内需消费的刺激或许6月份后会出现转机。加上核心刺激的房地产正在以较快速度复苏,其对内需经济的提振作用,6月份将显露出来。
总之,针对5月份CPI继续走低状况,应该说短期市场不必对货币宽松抱有太大的预期。只有等待此前的货币流动性释放真正灌溉至实体经济中去,进一步的降息降准才有可能。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