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养老需求呈现多元化 亟需综合性方案解难题

  • 发布时间:2015-06-09 15:00:41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预计未来这一数字还将不断攀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模式的转变,解决养老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养老服务的质量也决定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那么,哪方面的需求是现代养老最为急迫的问题?又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既要舒适又要“家的感觉”

  1982年第一次世界老年大会,提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是人道方面”的问题,有七项是老年人养老特别需求:独立 、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尊严、住宅、环境,其中住宅和环境的排名比较靠前,也是老年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相关专家认为,未来单纯的居家养老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大部分国人所乐于看到并接受的养老模式是,既能满足居家养老的亲情维系,又能实现健康维护和医养结合,同时还兼有社区养老的规范管理与保障。

  “我理想中的养老生活应该是住在一个服务完善的社区里,社区服务涵盖医疗护理、日常照料和居家养老的基础需求,最好还能提供度假养生服务。”北京多位退休老人向记者表示,传统观念中的“管吃管住、简单护理”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让他们满意,他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感受,更倾向于接受带有家庭温暖的养老服务,即所有服务嵌入居家,和日常生活合为一体。

  “年轻人是安居乐业,对老年人来讲则是安居乐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熊必俊的观点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普遍认同。

  “养老也需要私人定制化服务,我们希望养老社区建筑产品形式丰富,风格多样,有机融入地域文化,还能进行多样性选择。”从设计岗位退休的李明老人认为,养老机构要充分考虑到老人对硬件设施心理上、情感上的需求,尊重个体的差异,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来提供贴心服务,这样才能保证老人饮食健康、起居安全、生活舒适。

  据调查了解,中国传统的养老习惯是养老不离家,这就要求养老机构一方面能让老人与子女的物理距离很近,另一方面也能让老人在情感距离上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满足他们对设施和情感的需求,有家的温馨,又有专业人员帮助进行日常的健康维护和提供专业医疗服务,而不单单再是“托老所”。

  社交与自我实现需求都不能少

  调查表明,老年人娱乐与精神需求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对其社交的需求不亚于年轻人,老人们还希望养老服务提供商从心理上尊重老人、关怀老人,并提供足够的社交活动空间。

  对此,有心理学家表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是一种爱与被爱的需要。老人需要更多的公共空间、交流空间,需要更多的休闲空间和元素,需要更加完善的邻里关系,和更加贴心的服务体系等等。而只有在这一阶层的人群中,才会诞生所谓的邻里社区养老型客户以及管家服务等等。”

  记者在中国人寿健康养老北京体验中心看到,其所展示的养老社区配置私人和公共活动空间,鼓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或自发组织活动;从建筑设计细节上关爱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需要,并尽量隐蔽化。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或参与家庭、邻里、社区、社区间以及社会上的活动计划,满足文化与娱乐两方面的消费需求。

  “在以人为本的养老理念引领下,养老社区要创建多层次的建筑空间,形成全面涵盖个人、家庭、邻里、社区和社会的交往空间与生活圈。并能以居住的连续性、智能化和隐蔽式适老化作为总体原则,实现建筑产品设计和实施的兼顾,来满足不同生命周期的个性化需求。”该体验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是社会的精英。这群人注重圈子和生活品质。“我希望金融企业能多设计一些创新型金融产品,来保障我们这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年人群,并能够享受到有保障、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刚从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岗位退休的张先生表示,在企业高管群体中,他们普遍希望“退而不休”,在发挥好养老财务规划,积累养老储备,获取投资分红收益的同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继续发挥余热。让养老问题高枕无忧,把红利惠及全家,还能实现年轻时不能实现的梦想,回馈社会,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

  全方位呵护要“从一而终”

  调查显示,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可能并不全面与实际,而公办养老机构立足于社会基础保障,不但稀缺,而且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因此,新型的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结合,很可能将成为未来养老的一大趋势。

  通过调查走访,记者发现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存在以下几点需求规律:其一,大多数老年人要求社区养老服务方便、快捷、多样、安全,突出个性化,强调差异化;其二,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理财等方面都需要专业的机构服务;其三,大部分老年人希望养老机构能够扩大老人的社会参与范围,加强老人与社会的互动;其四,大部分老年人对大健康理念颇为看重,他们希望养老机构能帮助科学地排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我们倡导通过综合服务的设置,配合设施硬件建设,将被动养老转化为主动养老,提高老年人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生活方式。”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主动养老模式应充分尊重老人的个性需求,贯穿老人的全生命周期,依照老人的个性和身体条件制定独一无二的照护计划,并持续对照护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以保证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如今,以“养生+健康管理”、“一站式持续照顾退休养老+分时度假”、“各级护理+康复”等遵循生命周期特点,并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养老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发展趋势。

  其中,老年人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所喜爱的居住环境中长期居住下去,并尽量保证在熟悉的环境中长久生活不搬离。专家认为,建造亲情社区并让老人在尽量长的时间内生活在自己喜爱和熟悉的环境里,是对老年人特殊需要的考虑,更是维护对老年人权益的维护。当然,无论哪一种模式,都要从老年人需要出发,满足老年人新的生活需要和人生追求,让他们充分享受人间温情。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