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防范高考舞弊还须制度堵漏

  • 发布时间:2015-06-09 00:32: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高考第一天,媒体即曝出有团伙组织湖北高校大学生赴江西“替考”。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立即部署南昌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南昌市警方开展调查核实,有关考生已被警方控制,教育部也已介入调查。

  网民认为,高考替考事件屡禁不绝,缘于利益驱使下权力易位,出现监管人员内部“失守”。打击舞弊,必须健全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设计,推动反替考端口前移到每一个可能“坍塌”的环节,不再只是事后补救。

  利益驱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网民调侃道。

  据媒体披露,“枪手”考上一本院校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像武汉一些985+211高校,考上的话,最低层级的“枪手”也能拿到七八万元至十几万元的报酬。而985顶级院校,最高卖过几百万元。

  网民“宁采”表示,当居于供求两端的“不差钱”考生、“想挣钱”大学生,被实质上起中介作用的替考组织联结起来,看上去三方各得其所,并无直接受害者。但是,只要有一名替考者最终得逞,就意味着变相剥夺了另一名考生受教育的权利。而在此过程中,社会的公平与诚信被消解,每一名社会成员都是成本负担者和最终受害者。

  网民“西坡”认为,高考替考几乎每年都有,屡禁不绝,一个“枪手”倒下去,无数个“枪手”站起来。不是替考组织有多大的本事,而是替考的土壤何其肥沃,“枪手”只是水面上的部分,水面下的考生家长、学校、教育部门才是问题的根源。“不拔掉树根,砍树的姿势再决绝,都挡不住春风吹又生的循环反复”。

  权力寻租

  有网民认为,频繁出现的高考替考等行为,缘于教育系统内部缺乏有力的监管。

  网民“熊丙奇”表示,高考信息录入和管理处于封闭状态,南昌替考事件中,组织者只需对当地负责信息录入管理的人员进行攻关,将替考者的信息录入考试系统,替考者就可以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高校进行招生时,信息管理人员再次将系统录入信息更改,部分学生就可以更改自己的信息参加高校招生。所以,应加强教育系统权力的监管。

  网民“铁永功”指出,有组织的替考行为,从伪造身份证件到考生信息上网,不是中介和考生家长可以独立实现的,一般都有公职人员参与配合。与有组织替考的巨大社会危害相比,组织者和监管者所受处罚显然太过轻微。近年来,多地曝出严重替考事件,最后通常是直接实施替考的社会人员被诉,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大多只受到组织处理,对被替考者也只是采取取消成绩、禁考一到三年等处罚。

  制度堵漏

  网民“王建”认为,需“重拳”打击高考舞弊案,从根源上健全完善相关立法和制度设计。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规范考试的立法,难以对舞弊者起到震慑作用。应尽快完善考试作弊行为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武器依法从严打击高考舞弊各关联方。

  网民“朱昌俊”表示,在考试防作弊上,除了技术上的防范措施需要完善,更关键的还是要对与考试有关的报名、考生信息管理、考试等整个环节可能蕴藏的权力寻租,做好足够的防范与堵漏,且勿低估“考试权力”被侵蚀的可能性。希望这起跨省替考事件,在查处上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方面,都能够有更大的突破,真正推动反替考端口前移到每一个可能“坍塌”的环节,不再只是事后“补救”。

  (记者 明航 整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