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新,台企在扎根江苏中转型

  • 发布时间:2015-06-04 07:34:07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为期两天的“2015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5月29日在南通落下帷幕。如何抢搭“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顺风船”,带动台商产业创新转型,成为出席峰会的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江苏省副省长张雷、全国台企联合会会长郭山辉以及300多位海峡两岸政商界风云人物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注意到,峰会还形成新的共识:对接“一带一路”,台商产业要创新转型,但不是盲目“搬家”转移。

  “一带一路”新航线,

  台商不能落下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的机遇,世界的机遇,当然也是台商的机遇。”海峡两岸政商界风云人物齐聚“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南通,共商如何创新转型对接“一带一路”,让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心潮澎湃。他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宏阔的国际眼光,这对于包括台商在内的许多企业都是一个验证竞争力的机会。“除了抓住企业战略性产业规划,放眼国家战略发展更重要,‘一带一路’就是十分关键的契机。”

  对此,作为台企联当家人的郭山辉深表赞同。他掰着指头给与会台商报出“一带一路”的“含金量”:“一带一路”沿线涵盖人口约44亿,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近30%;沿线贸易总额可达2.5万亿美元。“这其中任何一个数字,在世界经济版图中,都撼天动地。这样商机无限的国际新航线,台商无论如何不能落下!”

  郭山辉介绍说,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台商一直站在潮头浪尖,每一个新经济带的诞生、每一次经济腾飞的关键时刻,都能看到台商的身影。“但传统台商醉心于制造业,市场大多锁定在欧美。而‘一带一路’沿线有着庞大的人口与消费力,对于台商产业发展将是一个新蓝海。”郭山辉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台商转型升级难得的机会,过去不得其门而入的市场,可以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船顺利进入。

  “但占据新市场只是初级层面,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更是台商产业转型升级良机,不可错失。”在南通投资兴业20多年的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南通市台协会长刘璟芳感慨说,创新转型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也是两岸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机遇,“一带一路”将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空间,台商一定要闻风而动,提前布局,主动对接,为台商产业转型升级找到新的出路。

  “走出去”,

  不等于把厂房“搬出去”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不少台商企业选择了“走出去”。在他们看来,所谓“转型升级”,不过是换个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办工厂。由此,不少台商把企业“搬家”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但现在看来,这一步走得并不划算。”峰会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台商,对于自己前几年把企业从苏南某市迁往“成本更低”的越南的决策后悔莫及。这次当时看起来“很划算”的搬迁,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人力成本是低了,但整个产业链却断了。”他介绍说,长三角的人力成本虽然涨了,但这里毕竟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办企业毕竟不是自己跟自己玩,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离产业中心远了,对接产业链的成本也上升了。“算来算去,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如以前。”

  从昆山市委书记到南通市长,张国华和台商打过多年交道。他特别提醒说,“一带一路”鼓励“走出去”,但并不是鼓励把厂房搬出去。“产业转型,不等于企业转移。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当今,衡量一个企业有无优势竞争力,并不是看它掌控了多少廉价资源,而是看它是否具有创新实力,能否通过转型升级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

  对此,台湾国票金控董事长魏启林有切身体会。“从全球角度看,长三角综合发展依然具有绝对优势,仍是台商投资的最佳宝地。”魏启林坦言,一味依靠低廉劳动力来压缩成本的模式,终将被淘汰。企业,一定要通过转型升级,从低端走向高端。“不能总是靠‘搬家’混日子。新常态下,要学会‘就地转型’。”

  “江苏不仅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第一大省,而且也是引领台商转型升级最快最好的地区。”副省长张雷介绍,目前,江苏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5万多个,实际到账台资超670亿美元,占大陆总量的1/3强。这些台商在与江苏产业转型同频共振中,实现了自我超越。其中,仅在“扎堆”南通的2200多个台资项目中,已有八成以上通过二产转三产、出口转内销等途径实现自我转型。“当前,我省正在全力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将通过深化产业合作、加强创新驱动、完善服务环境,促进台企以技术创新树立新的竞争优势,让更多台商在扎根江苏中转型,在融入江苏中升级,实现苏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

  转型升级,

  创新是不变的主题

  “转型升级,创新是核心。”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说,对于广大在大陆发展的台商来说,创新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创新视野。要以全球视野和发展眼光审视“一带一路”提供的战略机遇,要在提前布局、主动对接中赢得先机;二是要创新思维。面对大陆经济的新常态,两岸经贸合作要有新思维,台商应该勇于突破以往对优惠政策的依赖,改以“技术创新”取代“成本控制”,以“新型业态”改造“传统模式”,从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在创新、创业、创优中让全民共享两岸交流合作的成果。

  在旺旺集团副董事长胡志强看来,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曾担任台中市市长长达13年的胡志强说,“我一直以做企业的心态做市长,有企业家心态就是要懂什么叫创新,什么叫创意。”胡志强说,重创新、重创意就是要重文化,用文化“引”出创造力。创新不能落空,创意不是炫耀、不能曲高和寡,最好与产业共生共荣,必须满足人类的需要。如果不能成为第一、至少成为唯一。

  创新,正成为两岸合作不变的主题。去年,南通与台湾中小企业总会合作,共建了全国首家“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园”;今年两地又联手创建了全国首家国家级“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区”,为通台两地深化产业合作、创新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而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更是在体制机制、政策试点和对台产业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苏台创新合作新亮点。

  “‘一带一路’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关键看我们会不会创新对接。”刘璟芳说,眼下大陆各地,特别是江苏在对接“一带一路”方面风生水起,创新举措不断,台商不能置身度外成为看客。她建议,台商不仅要在产业转型上与大陆战略性新兴产业同频共振,还要创新与陆企合作方式,在互动融合中“抱团出击”,在“一带一路”航道上劈风斩浪,扬帆快进。

  本报记者 陈明 董晨 付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