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路带”交汇的现代农业“赣榆升级版”

  • 发布时间:2015-06-04 07:31:2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沈建华陈兵通讯员刘玉洪

  赣榆人真幸运!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繁荣于唐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线路的开拓者,就是秦代方士徐福;陆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桥头,又包括徐福的家乡——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赣榆人与“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赣榆人更会抓机遇!习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宏大战略。“路带”交汇中的赣榆,抢抓大机遇,发展大农业。近日,记者采访赣榆,正风生水起的赣榆现代农业,让人刮目相看——

  “路带”交汇:推动外向型农业加速发展

  今年3月,农业部外经中心专家组来赣榆调研,就《“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规划中描绘了赣榆今后5年外向型农业发展蓝图,一大批国家项目将陆续落地实施,涉及赣榆的项目金额近50亿元。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地处黄海之滨的赣榆,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区委书记曹卫东说,面对难得的“路带”叠加发展机遇期,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外向型农业,必须抓住“第一时间”,保持“第一反应”,放大“第一效益”。

  近年来,赣榆按照外向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抢抓“路带”发展机遇,重抓外向型农业,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出口示范区,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紧盯国际市场,全方位开展国际合作。

  重点建设特色水果出口基地、海淡水养殖基地。发挥西部丘陵地带优势,以沃田蓝莓、伊顿猕猴桃等为龙头,扩大集中连片水果种植面积,建设茶果经济产业带,构建农产品出口新增长极,建成沃田公司万吨果蔬冷链加工与储运中心。

  沙河万亩蔬菜园吸引蔬菜加工、保鲜、速冻、冷藏、出口项目,完成雅仕农场3万吨蔬菜种植、冷链加工改扩建项目。水产养殖业,逐步实现由单一养殖向苗种收购、养殖、捕捞、贩运、出口、三产服务等全产业链集成式大产业转变。

  墩尚泥鳅出口示范区以协会为引领,带动当地6000余户农民养殖泥鳅2.2万亩,成为亚洲最大的泥鳅产业基地,出口量占全国泥鳅出口总量的80%,占韩国近70%的市场份额。出口由单一韩国市场向日本和东南亚等沿线国际市场拓展。

  赣榆区农委主任马济明介绍,以海德益、金水湾等企业为龙头,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藻类、贝类、鱼类及深加工海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目前全区已建成泥鳅、紫菜等十大出口创汇基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各一个。

  连同5家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赣榆与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该区投资兴办400多个合作项目。全区发展出口蔬菜5万多亩。

  赣榆区委常委苏长晓介绍说,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与示范区在管理上基本实现“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源头无隐患、出口无障碍”示范效果。2014年全区农产品出口额达1.07亿美元,位居全省县级第六位、全市县级首位。

  5月14日,农业部外经中心主任杨易一行,来赣榆考察外向型农业。考察组先后深入江苏沃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万吨果蔬冷链加工中心和特色水果产业园种苗研发中心,对该区外向型农业给予肯定,认为起点高、发展快、效果好。

  “互联网+”: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今年春节前,我进了一批海鲜,网上市场价格一对比,发现台州市场的价格要高于别的市场,于是我就在网上发布信息跟他们联系,连夜就把货发了出去,仅隔一天价格就下跌了,我却幸运地赚了一笔,互联网给我带来大实惠!”这不只是海头镇经营海产品生意的农民殷广才一人的感受。目前在海头镇苏鲁海产品批发市场做生意的有近百户农户,95%装了宽带,连上了互联网;有70%在网上进行海产品交易,有20%的农户开了自己的网上店铺,推销自己的品牌产品。

  走进江苏雅仕沙河农场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记者恍若置身白色的海洋,满眼尽是排列有序的日光能温室和钢架大棚。公司总经理范政明说,基地种植面积已达2478亩,日常管理主要靠不断优化升级的物联网系统。

  “用科学、高效的方法种出优质的蔬菜,物联网正帮我们实现着目标。”范政明介绍,系统会先将自来水短存成常温水,接着去掉杂质和硬离子成为碱性的纯净水,再与不同的肥料精确配比,最后通过管道适时输送到各个大棚进行喷滴灌。

  赣榆特色水果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园区地处丘陵山区,供水主要靠小水库和塘坝,水资源十分紧张。去年,区政府出资,在园区装上了节水灌溉物联网系统,低压管道一直铺到3000亩核心区的田间地头,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包括节水灌溉智能控制在内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已在全区重点农业园区和粮食、园艺、水产等重点产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区级信息平台和基地子平台,视频随时监测基地生产情况,感知基地的环境参数。

  2013年8月,赣榆以农业物联网建设为抓手,投资2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创建集“三农”信息发布、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与互动、农产品质量追溯、电子商务等七大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助推农业步入高位发展新平台。

  当“互联网+”正成为眼下竞炒的热词时,赣榆的“互联网+农业”,已经落地生根开花,推动传统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在实现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遥感监测等农业全程覆盖的过程中,许多发展和提高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订单农业、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农业信息化现代物流体系,有效解决了产销脱节问题;雅仕蔬菜成为南京青奥会指定蔬菜供应商,墩尚泥鳅产业园创为国家级出口泥鳅典型示范区,特色水果园区创建为省出口水果示范区……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对涉农企业从农资入库到生产、采收、销售的全程监测,消费者用手机扫描系统“二维码”即可查询到产品的整个生产环节,促进全区30多种品牌农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份和10多个国家、地区。

  区委农工办主任杜厚岭介绍,涉农信息一体化服务系统,及时将全区15个涉农部门单位信息发布到农业信息网;通过数据库查询系统,可查询全区农村低保、二次医疗救助、农机补贴、新农合、新农保等6方面数据,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区长唐光普说,十八大报告中“信息化”一词出现了12次;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中央的新精神、新决策,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力。赣榆“互联网+农业”已初见成效,将来还大有文章可做。

  “园区经济”:推动六次产业融合发展

  2015年1月,赣榆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区委书记曹卫东说,以园区为引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是赣榆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作为全市第一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赣榆着力探索“六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赣榆区内沿海、山区、平原各占1/3,近年来,全区围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等12个方面50项重点工程,不少已显成效。

  在已形成的东部沿海现代渔业产业区、中部平原精品粮油高效产业区、西北部丘陵山区蔬果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大农业主导板块,立足产业优化布局,成功创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园区,数量全市第一。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机制创新是关键。赣榆按照“存增双推”的思路,一手抓增量经济,一手抓存量经济,大力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兴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型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变“无税GDP”为“有税GDP”。

  目前,全区103家农业龙头企业,70%以上有自己的产业基地、研发机构、主打品牌。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7.94亿元,利税9.3亿元,同比增长8.9%。今年以来,已先后有两家农业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和进入上市程序。

  眼下正是赣榆万亩蓝莓上市季节。“今年的蓝莓好的可以卖到300元钱一斤,每亩纯收入能有1.5万元,这多亏了沃田公司!”果农谢修朵说,沃田公司自己种了1万亩蓝莓,又带动农民种了1000多亩,园区经济带富了农户。

  赣榆区农委负责同志介绍说,沃田公司生产的蓝莓饮料科技含量高、市场销路好,带着农民也年年跟着发财!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区有10多万农户成了龙头企业的原料订单种植户,近两万劳动力实现了进企本地就业。

  伴随着乡村旅游热在全国的纷纷涌现,打造高品质的休闲农业也已成为赣榆发展“六次产业”的重要内容。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现有农业园区的产业基础,近年来,赣榆区休闲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

  该区重点包装了夹谷山景区、大吴山旅游景区、赣马柳树河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景区9个,年接待游客120万余人次,年营业收入5亿多元。2014年实现了全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零的突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历史和地缘赋予了“路带”沿途各国、各地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较早接受改革开放春风洗礼的赣榆人,再次以他们敏锐的触觉和见识,将“路带”交汇的机遇,承接转化为现代农业升级版的更新彩图。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