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本水:人如其名的“铸剑”大师
- 发布时间:2015-06-04 01:31:52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13岁时,于本水第一次摸到了枪。
那是1947年,于本水的家乡解放。上过三年多小学、识文断字的他被土改工作队看中,成为一名小土改工作队员。种地靠锄、打仗靠枪,热火朝天的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个子还没有枪高的他认识到武器对于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在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我的梦想,就是为国家研制先进武器。”81岁的于本水说,眉毛一扬。
他用一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投身航天事业56年来,他为我国几代防空导弹的研制呕心沥血;他主导设计的“近快战法”让一度不可一世的U-2飞机闻风丧胆;他著书立人,为祖国航天事业培养出一代代领军人物……在国防领域,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威名远扬。
对公众而言,他却默默无闻。从始至终甘当“幕后英雄”的他,恪守着国家安全铁律,工作的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本”色自然,静若止“水”——于本水人如其名。
“吃透”才能创新
“导弹行业里,防空导弹研制难度最大。”于本水说。
他介绍,相比地面固定目标和低速移动目标,防空导弹所面对的目标速度快、机动性强。要做到“看得见、打得着、打得准、打得狠”,很难。
1960年,于本水以优异的成绩,从世界航空航天界一流学府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学成归国,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投身到我国防空导弹事业的创建工作。
当时中央决定,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从对“543”导弹的仿制开始,走一条从仿制到自主设计的道路。
该型导弹是从苏联引进,技术水平很高,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尽管国内几乎动用了整个工业体系,但在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很落后的情况下,仿制工作的推进困难重重。
于本水知道,不论是仿制“543”,还是研制新型号,“吃透”二字是关键。1961年,被任命为导弹总体组副组长的他带领几位同事,来到位于沈阳皇姑区三台子的112厂,这是我国防空导弹的总装厂。
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和同事深入生产一线。只要有车间进行重要工艺操作,他们一定会去观看操作方法和流程,处理导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从具体问题中得到的经验和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让于本水受益匪浅。
1965年,我国“红旗一号”防空导弹仿制成功,次年完成生产定型,实现了我国地空导弹从无到有。
在此之前,于本水所在的总体组已开始了“543”改进方案的论证,提出了“红旗二号”小改方案和“红旗三号”大改方案,两套方案同时进行,于本水主要负责“红旗三号”导弹的总体方案。
经过无数次演算、试验和分析,“红旗三号”模型遥测弹飞行试验于1965年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5月,独立回路遥测弹飞行试验成功。20世纪70年代末,“红旗三号”定型,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拦截SR-71高空侦察机能力的防空导弹。
“近快战法”打U-2
U-2侦察机是美国著名的高空间谍侦察机,能不分昼夜在2万米高空执行侦察任务。从1962年1月起,敌对势力开始进入大陆窜扰侦察,企图获取战略情报,尤其是核武器、导弹的研制、生产和试验情报。半年内,敌U-2飞机对大陆的侦察飞行达11架次。
1962年9月,我国空军导弹部队首次用防空导弹击落了U-2飞机。但好景不长,为了对付我国地空导弹装备,美国在飞机上安装了代号为“9系统”的电子侦察接收报警系统。该系统能接收我方雷达信号,一旦识别出“543”导弹系统雷达站开机便会报警,飞机立即逃出导弹杀伤区。1963年1月至9月,U-2飞机先后17次深入我国内地侦察,“543”导弹多次发射未能命中。空军司令部不得不向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求助,攻关任务下发给由于本水任组长的型号总体组。
于本水带领攻关团队研究了U-2飞机的飞行特性、结构特性和要害部位,结合“543”导弹的飞行特性、制导精度和引信战斗部、系统杀伤能力等,进行了弹道、导弹稳定性制导精度和杀伤概率仿真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反机动目标方案,提出压缩制导雷达开机距离和发弹距离,并辅以兄弟火力单位佯攻的方法。这套方案被空军指战员简称为“近快战法”。
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用近快战法击落一架U-2飞机,此后这套方法迅速在地空导弹部队中推广开来,敌方飞机再也不敢轻易前来骚扰、窥探了。
打落U-2后,毛泽东接见了作战部队,于本水领导的总体组作为方案研究单位没有参加,只被评了功。他的奖品是一本《英华大辞典》,至今摆在家里。“我很满足。”他说。
“陆转海”为海军铸盾
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在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5月4日,英国一艘主要装备防空武器的谢菲尔德级驱逐舰,被阿根廷用机载反舰导弹击沉,让我国海军意识到掠海反舰导弹带来的威胁。
当时我国海军主要装备防空高炮,对反舰导弹拦截效率很低。“掠海导弹飞行高度距海面仅4米,当时的海军不具备这样的低空防御能力。”于本水说。
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研制新一代具有反掠海目标能力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于本水被任命为该系统副总设计师,负责导弹研制。
“陆转海”给于本水和同事带来很大挑战。开展飞行试验的105舰很小,有人晕起船来连假牙都吐进海里;冬天甲板结冰,船一晃人就滑倒,摔跟头成为家常便饭。
除了艰苦的工作环境,全新的试验环境更是带来诸多难题。首要问题是发射平台的改变,即导弹由陆地发射转移到军舰上发射。为避免在军舰运动条件下,导弹在发射筒内大幅摆动,设计师团队通过在筒里增加适配器的方法,实现了导弹、发射筒无相对运动的要求。
电磁兼容问题是舰基导弹有别于陆基导弹的另一项重大关键技术。军舰上集成了很多电子设备,电磁环境极其复杂,导弹对其必须要有承受能力。在开展电磁兼容试验时,舰上能产生电磁辐射的设备全部开机,最终导弹经受住了考验。
此外,在导弹的高速、高加速、高机动性、快速反应,减小体积、减轻重量,以及适应舰载环境的安全性等方面,于本水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经过艰辛努力,产品如期交付。这一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要一直忙下去
从液体导弹到固体导弹,从打击高空目标到低空、超低空目标,从反飞机到反精确制导武器,从国土防空、海军舰队防空到陆军野战防空……于本水追逐梦想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
2002年以后,于本水没有再担任型号总师,但也没闲着。“还是很忙,而且要一直忙下去。”他说。
如今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他,主要忙四件事:远望、救急、把关、育人。
“人家吃着碗里,我得看着盆里。”于本水表示,未来的防空导弹,应该向“弹族化+智能化”发展。“现在的导弹是自动化,程序是人输入的。智能化的导弹会自己‘想问题’。”他说,这是他的理想。
同时,科研一线遇到问题,他要去救急;产品质量评审,他要参加把关;着眼于导弹事业长远发展,他还要育人。
于本水从未计较个人名利。“这是集体的事业,要靠团队完成。”他淡淡地说,“我只是其中一分子。”
他在乎的是,要让更多梦想,在一代代青年航天人手中实现。(科技日报北京6月3日电)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