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六十载风雨铸辉煌——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60周年记

  • 发布时间:2015-06-02 05:5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佘惠敏  责任编辑:罗伯特

  1955年6月1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学部迎来了它的“六十大寿”。作为中科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国家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学部曾是中科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在1993年改为现名以前都叫做“中科院学部委员”。

  中科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两年一届的院士大会。60年来,学部全体院士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结合国家社会需求,前瞻思考,缜密谋划,建言献策,勇于直言。

  领风气之先

  作为国家重要智库,中科院学部在新中国数十年科技发展事业中不断领风气之先。

  学部制定了首个国家科技规划。1956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学部组织全国有关科学家,编制了1956年至1967年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实现了“两弹一星”研制等一系列重大突破,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事业的基础。从那时起,在每一次重大的国家科技规划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学部和院士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部开创了我国的科技奖励事业。1956年下半年,各学部组织学部委员评选了首届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这次奖金后来被追认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金。

  学部创立了我国科学基金制度。1981年,张文裕、曹天钦等89位学部委员联名给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国家拨专款设立面向全国的中科院科学基金,资助基础性研究工作。次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正式设立,从而开创了我国的国家科学基金制度。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

  学部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1992年,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等6位学部委员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中国工程院的筹备随即启动。1994年6月,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和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

  建人才高地

  作为国家人才高地,中科院学部在60载悠悠岁月中群英荟萃、星光闪耀,汇拢了我国科技界大部分将帅之才。

  60年来,先后有1200多名中国籍的优秀科学家荣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他们之中,有一大批是我国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奠基人。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成功地将现代科学移植到中国,建立了我国现代科学和技术事业的基础。

  最近20多年来,一大批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进入了院士队伍。目前,他们仍活跃在科技一线和国际科技前沿,肩负着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截至2014年10月11日,我国现有中科院院士737人,外籍院士71人。

  中国科学院的学位工作也是在学部建立之后正式开展起来的。1956年和1957年招生的第一、二批导师,绝大多数都是学部委员。1981年,学部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和分学科学位委员会。1982年,学部授予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学位。

  促百家争鸣

  作为学术领导中心,中科院学部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播撒下智慧和希望的种子。

  1956年,学部针对当时的李森科学派与摩尔根学派之争进行学术争鸣,由童第周主持,与高等教育部在青岛联合召开遗传学座谈会,对学术界贯彻“百家争鸣”方针起了推动作用。

  学部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学科特长和优势,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一些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提出了关于我国学科布局、优先发展方向及推动国家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学部组织开展高端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论坛、期刊等科学交流平台。其中,“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和“技术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100余场,促进了院士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的交流。

  学部也从未停止过自身的改革进程,《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屡次修订,对院士的职权、院士选举以及学术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加以规范和约束。

  弹指六十载,风雨铸辉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科院学部将继续组织广大院士,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经济日报记者 佘惠敏)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