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玩伴 更是知己
- 发布时间:2015-05-31 05:37:4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儿童节来临之际,童书市场又热闹了一把。这两天,中国童书博览会人气火爆。各大出版商铆足劲儿,端出可口“大餐”。本届博览会也跳脱传统书展套路,变身阅读嘉年华,不同主题的体验区让人“脑洞大开”,不少小朋友“路人转粉”。在博览会上走了一圈,感慨颇多。一方面,儿童阅读市场的红火可见一斑,难怪童书被誉为中国图书市场的“金蛋”;另一方面,孵好这颗“金蛋”并不简单,不能只盯市场,更要秉持初心——让童书成为孩子心灵的知己,而非一时的玩伴。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呢?
关键是要有真正的好书——这是问题的根本。
这几年,童书品类繁多,但是佳作尚少。何谓好书?首先,好书得抓住孩子的兴趣,不仅投其所好,更要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从兴趣中激发求知的冲动。博览会上,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带来了新作《恐龙大王》,此前,《它们》、《绘本恐龙》等系列书籍已赢得无数拥趸。和其他恐龙图书不同,这一系列由科学艺术家赵闯严格根据科考研究成果进行创作,真实重现古生物的生命形象。和小读者们聊天,你会惊讶于他们对恐龙科学知识的熟知程度,一些初中生已是专业领域的贴吧“吧主”,未来要当科学家成了他们的梦想。其次,好书要触动孩子的内心,不仅传播知识,更要联结人与人的真挚情感。就拿这套恐龙图书来说,童话作家杨杨的加盟,令“高冷”的恐龙充满温情,科学与文学结合,认真地讲故事,引发孩子们关于生存、死亡、亲情、友谊的思考。最后,好书要沉淀人类文明的结晶,在时代潮流的涤荡中,坚守优良传统,弘扬真善美德。在博览会现场,穿行于动漫、科幻、传统、国际等各个阅读体验馆,仿佛游走儿童读物的历史长廊,细数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你会发现,它们的主题、手法、形式、语言各不相同,但都有着共同点——人性光芒熠熠生辉。
有了好书,还得有“书房”——适合孩子阅读的空间和环境。
听到不少家长们吐槽:想带孩子去图书馆,可要么路程太远、地方太小,要么书目太旧、种类太少,阅读的场所太缺了。对此,李岩也感同身受,这位曾经的IT男、媒体人,自己筹钱办起社区图书馆“第二书房”。和一般的“图书馆”不同,他要做的是“读者馆”,以孩子而不是以书为中心,注重阅读体验,根据不同的孩子,采购对胃口的图书。同时举办各种讲座、游戏、活动,鼓励亲子互动,让家长和孩子相互激发阅读的欲望和乐趣。今年,“第二书房”把读者节搬到了童书博览会,不少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到这里一道读书,一问一答透着其乐融融。有意思的是,现场不少志愿者正是“第二书房”忠实小读者的家长,张群芳就是其中一位。她打趣道,5岁的女儿为了能更多地泡在“第二书房”,经常嚷嚷:“妈妈你去那儿工作吧”。两年间,“第二书房”已在七八个城市开了十余家新馆,速度之快连李岩自己都没想到。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旺盛的阅读需求与有限的市场供给之间存在缺口。
有了“书房”,更要有“书香”——建造有形的阅读场所或许能立竿见影,培育无形的阅读氛围则非一朝一夕。
如今,全民阅读的热情正在形成,各类阅读季、活动周、嘉年华日渐普及,声势不小。但不少童书出版人士保持着一分清醒:“脉冲式”的热潮更似“阅读总动员”,在点燃了激情之后,形式终究要回归本质——安静下来,促膝捧读。不论是出版商还是家长,都要克服功利阅读的短视,正视孩子的内心需要,并教会他与阅读独处、与心灵对话。如此,阅读才能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融入血液的习惯。
你要问了,怎样才能让孩子找到这位知己呢?我说,留一分邂逅的美妙给孩子吧,让他去寻找。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