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海带,企业抱团定市场
- 发布时间:2015-05-28 08:33:30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度分散难生存
霞浦是“中国海带之乡”,全县有海带加工厂260余家,其中210家企业加工干海带。今年,霞浦海带养殖7万多亩,预计产量12万多吨。
养殖面积大,不等于产业强。“到收获旺季,价格多少收都是外地客商说了算。”福建中廷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廷益告诉记者,霞浦区域内加工干海带的企业小而零散,小的一年产量百来吨,大的也只有500吨左右,抗风险能力很弱,“这就容易被外地客商卡住脖子,没定价权也没话语权”。
一位海带养殖户举例说:“外地客商前来一家家收购,一公斤海带本来可以卖6元,收购商说4元。养海带的人多得是,不卖他就找别人;我们养殖户靠此为生,今年没卖掉,就意味着亏本,因此也只能答应。”
海带卖出去,还不一定能收到款。“收购商拖欠货款的现象非常普遍。”霞浦县三菜办副主任、农副产品产业协会负责人杨家富说,“去年的货款,收购商一般会等今年货物运过去才肯结付,我们企业也不敢说什么。”
“货物运过去后,对方没卖完,又会把货退回来,明明是当地市场不好,却说我们质量不行。这种现象更普遍。”张廷益说,“要赚都赚收购商,要亏都亏霞浦人”,一度成为霞浦海带产业的常态。
抱团谋求话语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建中廷工贸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这家由178家海带加工企业联合组建而成的公司,成立不久就与四川一家企业谈成一笔超亿元订单。张廷益欣喜地说,公司抱团的优势已经体现,“对方主动联系上我们,而且承诺货到付款”。他说,这种交易形式在前几年是无法实现的。
从4月18日到5月17日,中廷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超过7亿元的销售额。“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将市场主导权掌握在霞浦‘海带人’自己手中,通过公司运作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护加工厂和海带养殖户利益。”张廷益说。
外地客户也希望和有一定规模以及实力的企业合作。“以前,霞浦的干海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现在整合后产品质量、包装规格有了统一标准,我们很放心,还免去逐家谈价看货的麻烦。”前来采购的成都鑫联兴海带贸易公司负责人宋泽鑫介绍,他已与中廷签了1.5万吨、总额2.7亿元的干海带订单。
产业升级进行时
与此同时,霞浦也在谋求海带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粗放的发展模式,争取更大范围内的话语权。
继获评“中国海带之乡”、“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福建省著名商标”后,去年底,“霞浦海带”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杨家富介绍,商标由农副产品产业协会持有,授权许可行业内符合一定标准的企业使用,这将有力地提高霞浦海带的知名度,也将带动企业规范化、品牌化运营。
“在科研方面,霞浦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并与省外科研机构合作,在育苗阶段推行新技术。”杨家富介绍,前不久,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的专家组对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海嘉1号”海带苗良种进行验收和推广,助力本地企业的科技提升。
“目前,霞浦海带正在打造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从此前的初级加工产品,慢慢增加附加值,向腌制海带等中级产品发展,加工中级产品的企业已有一二十家。”杨家富说,霞浦海带产业转型升级已迈出一大步,今后要进一步壮大,还需在资金、人才、管理团队和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下功夫。
接下来,中廷公司还将成立研发部,根据海带成分、性状、厚度,制定生产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打造电商平台,努力跟上“互联网+”时代大潮。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