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PPP东风渐盛
- 发布时间:2015-05-27 09:33:26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福州晚报记者 林立新 江海 文/摄
25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开发布PPP推介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涵盖水利、市政、交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其中,我省有18个项目被推介,涉及金额1255.35亿元。那么,政府超千亿元项目“招亲”的背后,考虑的又是什么呢?
超千亿元PPP项目再“招亲”
再过3年,福州仓山城门镇将崛起一座新的文化地标——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因其独特的外形以及相仿的建筑面积,它也被称为福州版的“悉尼歌剧院”。由于这个项目投资巨大,已确定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现正进行公开招投标。
实际上,近期福州还有不少项目采用了PPP模式。如中建海峡以PPP模式中标福州马尾东岐项目,福清江阴水厂扩建工程、福清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福清市大埔大桥等都采用了PPP模式。
好处在哪里?福清水务通过PPP改扩建后,项目从原有合计不足亿元的净资产,带动了6亿多元投资的增加。以少量资本带动大量投资的放大效应,减轻了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而在民生方面,其供水产销差由并购前的55%下降到目前的36%,一年减少漏水2000多万吨,偿付原各水厂银行、工程等欠款1亿多元,去年扭亏为盈,赢利1300多万元。而且其水质检测能力从原来的15项提高到42项,在全省县级市中第一家达到了国家要求地级市应具备的检测能力。同样,福清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2016年2月投产后,日可处理1100吨至1200吨生活垃圾,将实现福清城乡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那么,究竟什么是PPP呢?“举例来说,政府一个项目需要十亿元,吸收了企业资本,政府拿出一亿元,企业联合风投来投入资金后获得项目,在项目开发中双方就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昨日,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对福州晚报记者表示,所谓PPP模式,也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从实际操作来看,在当前城镇化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大的背景下,推广PPP模式有助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民间资本“活水”进入难等问题,为经济增长添活力。
由于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政府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此外,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监管的角色,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这次国家发改委一次性推出1043个PPP项目,初衷也在于此。在此次发改委公开推介的1043个PPP推介项目中,我省共有18个项目,总投资金额1255.35亿元,规模相当巨大。这也是我省在去年试点基础上的再次“招亲”。在这些项目中,交通和市政项目占大头,分别占了7项和9项。在这些项目中,正线长29.3公里,项目总投资196.2亿元的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因其巨大的投资颇为引人注目,这意味着社会资本也能投资参与地铁的建设和经营。
据悉,包括福州轨道交通2号线在内的我省大多数PPP项目,拟采用的PPP模式为BOT,即建设-经营-转让。这种方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和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我省去年已开始试点鼓励PPP
国家发改委此次公布的1.97万亿元总投资PPP项目引起广泛关注,而福州晚报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我省从去年开始就在全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当时就向社会发布了28个项目推荐开展PPP试点,总投资1478.6亿元,涵盖交通、市政、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和养老服务等。
近年来,我省民间投资发展较好,但从总体上看,民间投资仍有较大空间。而基础设施等领域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大,目前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占比只有15%,这些领域恰是民间投资的短板。
为此,我省出台了《关于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省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实施PPP试点。对已建成的项目,也可以植入PPP要素,引入社会资本并组建PPP项目公司,采取租赁、重组、转让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或合作运营。试点项目要求收益比较稳定,技术发展比较成熟,长期合同关系比较明确,投资金额一般在1亿元以上,一轮合作期限一般为10年~30年。
为推动试点工作开展,符合现行政策的PPP项目公司享受我省总部经济的优惠政策。省财政厅根据全省PPP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逐步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成立风险池,为地方PPP项目贷款提供增信支持。同时,我省各级政府还将组织PPP试点的项目策划,发布PPP试点相关政策法规,公开市场准入和投资等方面的信息。设区市政府建立本地区项目储备库,投资金额5亿元以上的项目可以报送纳入省级项目储备库。
而在近期,我省又出台了新的扶持措施。福州晚报记者获悉,省财政将根据全省PPP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逐步安排5亿元省级PPP项目增信资金,为PPP项目融资提供增信支持。具体来说,2015年~2017年,经福建省财政厅或其授权机构认定,列入省级PPP示范项目的,省财政按照项目新引入社会资本金额给予实施地政府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是: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奖励50万元;1亿元以上每增加1亿元再奖励30万元;单个项目奖励额不超过500万元。列入财政部PPP示范项目的,奖励金额按上述标准增加20%。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助PPP项目前期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支出。对符合条件并运用PPP模式的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和养老服务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专项补助,并可适当上浮补助标准,上浮比例不超过10%。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海绵城市试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公共租赁住房以及市政公用领域,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符合条件项目优先运用PPP模式,争取获得中央财政补助优惠政策。
且行且完善 方能渐入佳境
对于此次千亿元的项目“招亲”,各路投资者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实际上,福建不少企业都已经开展了PPP模式尝试,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利润。”福州一家大型投资企业的负责人庄先生对福州晚报记者说,比如我省几家企业合作,在北方一个城市的建筑综合节能改造项目中采用了PPP模式投资,由于该项目投资额大、涉及面广,在PPP模式设计上,采取了“政府财力投入一部分、供热企业从节能效益中贡献一部分、节能服务公司利润让渡一部分、建筑产权所有者少担一部分”的新型融资方式和创新运作机制,有效“捆绑”整合多种资源,合力推进节能改造工作,推进了市区超过5000万平方米非节能建筑的改造进程,在不增加社会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四方共赢”。
福州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社会资本对政府拿出什么项目“招亲”颇为在意。从省发改委发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122个鼓励社会投资项目来看,交通工程领域是其中的最大头,投资额度第二的领域为旅游产业。此外,试点项目还包括诸如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供水、调水、防洪等水利工程项目;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健康养老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园改造、城区基建等城乡建设项目;还有大剧院、文化名镇开发、文化广场、文化创意园区等文化产业项目。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章旺认为,PPP模式在追求共赢的同时,实际上也隐含着风险共担。在风险共担的情况下,原来公共部门或者私人部门无法做到的事情,反而有可能做起来。因此,出现了政府增信和公私部门的风险共担之后,有可能发掘潜力,打开原来想象不到的一个更好、更有直接效益也更有综合效益的发展局面。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教授认为,在具体操作上政府还要多花心思,即要保证民间资本的平等参与权,公平对待民间资本;要在政策上进行顶层设计,降低投资门槛,保证广泛参与度,保证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还要为人才提供便利条件,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由高校提供智能支撑的人才体系。此外,政府也要提供一个完善的投融资平台,建设好配套措施,让民间资本投资减少盲目性。
此外,目前在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PPP模式的实践操作较多,市场成熟、操作模式也比较成熟,但像轨道交通、港口、机场建设,还有医疗养老、旅游、文化产业等,有必要探索合作和运营模式。同时,在保障房等基础民生方面,随着社会资本的注入和试点的成熟,如何保证保障性工程建筑的质量,排除变相增设政策允许外的盈利项目,要有更细致的规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