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渔业合作见证中塞友谊

  • 发布时间:2015-05-26 05:32:0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毗邻大西洋的非洲西部国家塞内加尔,与众多的非洲沿海国家一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渔民们整日辛勤劳作,却苦于资金和技术限制,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1994年,应塞内加尔政府的邀请,中国水产总公司在塞内加尔设立了代表处,收购当地的非洲海产公司,成立了塞内加尔渔业公司(SENEGAL PECHE S.A)。这一举措在当年就解决了数百人的就业问题。秉承着中非互利共赢的精神,20年来,中塞双方密切协作,从最早的几条小船,发展成为现在塞国渔业加工的龙头老大。5月19日,中塞记者一行20多人造访了该公司。

  在达喀尔港十号码头,矗立着塞内加尔渔业公司的一座大型加工厂。这座投产于2011年的加工厂是该公司在塞内加尔的三座加工厂之一。目前拥有日加工能力160吨,并建有三间冷库,冷藏能力4000吨。产品行销非洲、欧洲、亚洲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塞内加尔水产品品牌。

  在这个庞大的加工厂里,从原料的收获、运输、清洗、分类、粗加工,再到打包、冷藏、发货出厂,全部过程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加工厂里的大型冷库,保证了渔业产品的卫生性和储藏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只靠现捞现卖,产量一多就无处卖”的尴尬局面,走出了当地渔业“粗放经营”、“刀耕火种”的落后时代。

  据中水产驻塞代表处经理程飞介绍,塞内加尔渔业公司的三大加工厂目前雇佣塞籍员工900人。加工原料全部从当地渔民手中收购,平均每年1.5万吨,收购金额约50亿西非法郎(约合6.21亿元人民币)。以每条渔船每航次平均捕鱼1500公斤计算,需要1万艘/次来完成这个指标。这就为当地创造了将近2300个直接就业岗位,同时创造间接就业岗位上万个,为长期“靠海吃饭”的当地渔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公司的管理岗位也基本实现了本地化,中塞两国员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使得塞内加尔渔业公司不断实现着业务与声誉的“双增长”。

  多年以来,塞内加尔渔业视企业责任、企业信誉为生命,模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社会风俗。最近10年,公司累计向塞政府缴纳各种税费42亿西非法郎,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公司因此先后多次获得塞政府颁发的“国家质量奥斯卡奖”和“全国十佳出口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也吸引了马里、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等周边邻国政要先后到厂参观访问。

  谈到两国渔业合作的未来,程飞表示,该公司将继续秉持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加强与塞当地渔民合作,未来计划在圣路易、卡萨芒斯等塞国重要渔港新建渔产品加工厂,帮助当地渔民扩大产品销路,吸收就业,实现当地渔业加工的现代化,促进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