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北斗产业化亟待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发布时间:2015-05-26 00:32:0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北斗产业呈现加速发展局面,但是北斗产业化尚存在诸多隐忧,亟待优化产业环境,推动北斗产业健康成长,打造新的中国品牌。

  北斗产业化高速增长存隐忧

  社会公众对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时空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使得我国北斗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自主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价格与国际同类产品基本相当,销量超过600万片,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救灾减灾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记者调研发现,在北斗产业快速发展成长的同时,目前产业仍然存在发展混乱的现象,不少业界人士对于当前北斗产业中“虚火上升”、弊端渐现发出忧虑呼声。

  从整个北斗产业链来看,芯片、天线、板卡、终端、应用服务等企业累计逾千家,力量分散、产业资源浪费,这种情况引发了产品的低水平、无序竞争,不利于产业发展。

  记者在技术与应用成果展上看到,参展商产品尤其是终端产品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且高科技含量较低。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掌握核心技术,集成应用能力薄弱,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

  三大瓶颈制约北斗健康发展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家北斗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应用领域狭窄、研发资源和人才匮乏等三方面问题是制约北斗产业化的瓶颈。

  首先是产业集中度低,“小、散、乱”问题突出。专家指出,与美国GPS民用市场相比,我国北斗产业缺乏龙头企业。以产业上游的核心芯片技术企业为例,美国只有高通、博通等几家,而我国北斗芯片企业就有几十家。北斗星通董事长周儒欣说,很多企业都想从事北斗行业,并付诸实践,这就造成产业“小、散、乱”的局面,导致行业里的企业一直做得很辛苦。

  其次,北斗应用主要集中在专业领域,市场发展空间狭窄。据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郭树人介绍,目前已经启动交通公路运输、公共安全、民政减灾救灾等7个行业示范,国土资源、旅游等领域的示范项目正在论证阶段。但这些示范项目多数是专业应用领域,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承载大量的北斗企业。和芯星通系统应用部经理周健告诉记者,传统测量市场已经饱和,地理信息装备销售每年保持在4-5万台,新兴的驾考市场和农业机械市场开始兴起,但受行业特征影响,难实现大规模销售。

  最后是科研资源共享难,专业人才缺乏。国防科技大学三院副研究员明德祥表示,目前从事北斗产业研发的仪器设备、数据等资源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企业手中,难以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北斗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由于专门人才的缺乏,也导致了北斗产业发展的不均衡。

  规范北斗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针对当前的产业环境,业内人士与专家呼吁,我国需尽快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引导北斗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一是加大行业整合,构建北斗产业发展的良性竞争环境。在市场竞争环节,北斗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即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和优化。周儒欣表示,未来7-8年,北斗产业将迎来并购重组高潮,改变北斗产业“小、散、乱”的局面。

  二是促进行业创新应用,扩大大众应用规模。北斗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应用服务模式,加强卫星导航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与物联网移动互联三网融合等广泛融合与联动,积极鼓励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专家指出,今后一个重点是要适应车辆、个人应用领域等大众市场需求,构建位置信息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其在社会服务、旅游出行、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多元化应用,推动大众应用规模化发展。

  三是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加强重标准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技术与应用、商业模式与产业组织创新,推动形成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专家建议,通过开放实验室开放仪器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和人才共享是推动北斗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的重要措施,需要进一步得到行业共识和政府支持,促进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更多具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成果问世。同时,将卫星导航专门设为专门学科并成立专业学会,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与储备。加快建立并完善支撑北斗产业健康发展的标准体系,鼓励产学研用各方联合研制技术标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