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民办教育需平衡逐利性与公益性

  • 发布时间:2015-05-19 00:29: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玉华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安徽文达集团的办学危机还未结束,其暴露出的部分民办高校生存发展之困值得深思。在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改革转型,并平衡好民办教育逐利性与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成为破解民办高校办学之困的关键所在。

  不可否认,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扩大了教育资源,弥补了公办院校的办学力量不足,满足了高校扩招后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有效推动了教育改革。然而近两年来,随着高校生源总体呈下降趋势,曾经供不应求的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买方市场”,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已经从“能上学”变为追求“上好学”,高校新一轮结构调整和洗牌不可避免,其中民办高校首当其冲。

  而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一些民办高校生存困境凸显。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民办高校投资主体抱着“靠办学赚钱,甚至以教育养其他产业”的思想,把办学收益挪作他用、反馈用于办学的比例较少,未能形成民办高校自身良性循环的发展局面,导致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的“文达危机”频现。

  破解民办高校办学之困,首先需要的还是高品质的教育和有特色的办学。办学投资人需具有真正投身教育的情怀,而不仅为赚钱谋利。事实上,目前我国不少民办教育投资人往往都是在其他行业致富之后,才投资教育,并将其作为稳定的投资回报项目,这与国外“慈善办学”的理念有着根本区别。在教育资源短缺时代,这样的投资或许赢利颇丰,但当教育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能否坚持有品质的教育和有特色的办学方是生存之道。

  公办与民营平等的教育支持政策将是破解民办高校办学之困的又一要素。尽管国家一直大力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支持政策,但不少民办院校及教育部门人士也同时指出,民办院校在不少办学政策上仍然难以享受与公办院校平等的待遇,比如生均经费等一些办学投入上完全靠自身造血,往往造成民办投资人在“公益性”和“逐利性”间矛盾抉择,最终为了逐利违规操作引发危机。因此,在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弥补公办教育不足的同时,给予民办教育同等待遇应是未来政策改革的着力点。

  文达危机敲响了民办院校办学的一记警钟,也提醒当前众多民办院校改革转型迫在眉睫。值得期待的是,不久前结束的中央深改组会议对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释放出促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信号,这将为未来规范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迎来新机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