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三条途径建设海洋牧场
- 发布时间:2015-05-18 04:31:15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记者张仁军)记者日前从辽宁省海洋渔业部门获悉,该省主要通过底播增殖、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三条途径逐步形成海洋牧场。
一是浅海底播增殖。2014年,全省浅海底播增殖面积已达到1047万亩,全年累计投放海参、鲍鱼、虾夷扇贝、魁蚶、毛蚶、杂色蛤、中国蛤蜊等底播品种2000亿粒(头)以上。底播产量达129万吨,产值近90亿元。二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014年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在黄渤海沿岸增殖放流各种游动性品种59.766亿个单位,投入财政资金9810万元。经济品种年回捕产量1万吨以上,投入产出比1∶10以上,取得了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的良好效果。三是建设人工鱼礁示范区。2008-2014年,全省累计争取国家、省资金9600余万元,共建设环境友好型人工鱼礁示范区25处,礁区面积6.6万亩,礁体规模103万立方米。
按照《辽宁省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11-2020年)》,2016-2020年,辽宁将继续建设苗种基础设施100万立方米以上;增殖放流经济品种250亿单位以上;扩建人工鱼礁区15万亩以上;新增浅海底播增殖25万亩以上,浅海浮筏养殖10万台以上,海水网箱养殖1万个以上;新增标准化港养池塘5万亩以上,滩涂贝类养殖10万亩以上;广泛推广应用海洋牧场建设关键技术。
据介绍,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和自然存在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放养。在那里,水生动植物的养殖犹如草原牧场放牧一样。目前,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