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喀秋莎”到底是谁

  • 发布时间:2015-05-13 08:32:32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会唱《喀秋莎》的中国人起码是“70后”,而且肯定是受其“50后”父母的影响,更年轻的中国人不知道这首歌很正常。当今天这首歌为了满足现实需要再度响起时,其实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围绕它的历史依然似是而非。

  《喀秋莎》产生的背景

  喀秋莎(Katyusha)是俄罗斯一个常见的女性爱称。Katyusha是俄语女名Katenina或(E)katerina的昵称。其源头Catherine/Katherine是基督教世界里极为普遍的女名,意为“纯洁”,英语、德语都用,而昵称Katja(卡佳)更是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和斯拉夫语国家共用的。

  关于歌曲《喀秋莎》的产生背景,一致认为是根据苏联诗人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写于1938年的一首诗谱曲而成的。这一年七八月,苏日之间爆发了张鼓峰事件(苏军称“哈桑湖战役”)。

  当前中国流传的说法中还有一个分歧,一说此歌诞生后迅速唱遍苏联,掀起爱国主义热潮;一说此歌当时并未流行,直到两年后苏德战争爆发。其实,不要说为“哈桑湖战役”抒怀的一首歌,就是这次战役本身的指挥者——布柳赫尔元帅——在战役结束一个星期后即被免去远东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后来被含冤枪决,罪名居然是从1921年起就充当“日本间谍”。

  这位元帅曾化名“加伦将军”担任孙中山的军事总顾问,为北伐甚至南昌起义立下大功,1929年又在“中东路事件”中打败了张学良的东北军,1935年成为苏联首批五大元帅之一。而张鼓峰事件的起因之一,也是预感要在“肃反”中被清洗的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长留希柯夫上将于1938年6月叛逃伪满洲国。

  可见,虽然这首歌未受大清洗牵连,1938年就已在莫斯科演唱,但在气氛极端恐怖的那两年,苏联国内的主题显然不是爱国热潮。

  触及人性的战争歌曲

  听过《喀秋莎》的人也许从未想过,描写一个姑娘思念远方军中爱人的歌曲为何要用2/4拍这样典型的进行曲式?这当然不是为了“节奏明快、简洁”,而是在斯大林时代为了满足军事需要。也是出于这种需要,出身贫农、只上了两年中学、18岁入党、深受高尔基赞赏的伊萨科夫斯基对在冰冷战壕里生死难料的战士描述了浅显直白的希望(或者说条件)——“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他在1942年的作品《在靠近前线的森林里》中也有类似句子:“人人怀念家乡亲人,都知道唯有去战斗,才能重返家乡……一旦祖国需要我们,人人坚强如钢……”当他写出充满儿女情长的作品《红莓花儿开》时,已是战后的1949年。

  其实,有托尔斯泰和普希金的民族怎会忽略文学触及人性的一面。当然,在儿女情长中,保家卫国仍是提升作品境界的关键。但战争残酷和触及人性的内容始终躲躲藏藏,有如罪人。

  同样在战争中,欧美文化对人性的触及很早就显出区别。比如德国汉堡的教师汉斯·莱普于一战中的1915年在俄国前线写下的诗歌《年轻哨兵的歌》,与《喀秋莎》一样于1938年被谱曲并改名《莉莉·玛莲》。不过,这首讲述一名战士在军营外的路灯下与心上人依依不舍的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占领贝尔格莱德的德军开设广播电台,并于1941年8月18日晚首次向巴尔干和北非的德军播出刚在老唱片上找到的《莉莉·玛莲》,一时风靡前线交战双方,连柏林的电台也不例外。(根据腾讯《大家》文/吴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