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沙漠边缘刀郎人的绿色梦

  • 发布时间:2015-05-13 01:32: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于 涛 符晓波

  ■周三有约

  初夏季节,青翠的葡萄藤慢慢攀上新疆麦盖提县维吾尔族老乡家的院墙。但是这些居住在大漠边缘的人们却无暇顾及这抹难得的新绿,他们扛起坎土曼(少数民族农具),带着儿孙,向大漠走去。这里的人们在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宣战,他们要在这里创造更多、更好的绿洲。

  千百年来,生活在叶尔羌河流域的刀郎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守望着自己的家园和民族歌舞文化瑰宝——刀郎木卡姆。夕阳西下,艾捷克、热瓦普(少数民族乐器)的合奏在农家院内响起,古朴而苍凉歌声随即飘散开来。那古朴,就似刀郎人手中紧握千年的坎土曼,而苍凉,正如晚风中大漠的呜咽。

  刀郎人所在的麦盖提县,有92%的土地都被沙漠侵占。从县城驱车20分钟便到了大漠边缘。站在沙丘上,浩瀚的沙漠一直蔓延到天边。“是的,这就是我们要种植百万亩生态林的地方。”麦盖提县林业局局长陶万林说。这位满面尘土、衣裤洗得泛白的“黑大汉”,与其说是林业部门负责人,不如说更像下地归来的农夫。

  当前,生态林已经有了10万亩的规模。记者走进这片绿色长廊,一排排红柳、沙枣、胡杨一直延伸到天边,郁郁葱葱的新树与地面的黄沙产生了鲜明的反差。

  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农民艾斯海提·艾山正带着孙子给枯树补种新苗。“种了死,死了再种,我们种的不仅是树,也是我们的未来生计,等我老了,干不动了,就让他们接着干。”艾斯海提·艾山指着孙子说。

  为了把树种好,麦盖提县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实行了大包干,全县各单位、各乡镇都分到了责任林。生态林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个标牌写着单位的名称。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干部李青正在责任林中打药。“看着亲手种的小树苗每天在长高,我发自内心高兴,我们在向沙漠要绿洲,你见过比我们更伟大的植树者吗?”李青笑着说。

  为了避开盐碱层,麦盖提县从2013年开始,普遍把井深打到150米以上。陶万林说,当时聘请了10支外地打井队,看完环境就跑了8支,剩下两支打井队打了10口井,却塌了8口。因为沙漠没有路,打井车白天进来,晚上就被沙子陷住了,需要推土机拖出去。经过多次摸索,打井取水任务才艰难完成,目前107口机井基本满足了植树滴灌需求。“2012年我们试种的树几乎都死了,那可是全县父老乡亲齐上阵种的呀,”陶万林的目光飘向远方,“水的盐碱度太高了……”

  沙漠造林技术要求高、基础设施投入大。据县林业局统计,每亩造林成本高达4000元。在生态林规划阶段,当地不但考虑到防沙功效,也考虑了林业的经济效益。陶万林介绍,当地引进大芸、甘草、金银花等耐旱经济作物,未来将用这些经济作物的收益,补充高昂的栽培成本。此外,当地还吸引企业投资1.8亿元。“他们要效益,我们要生态,希望生态林建成后,不仅是一个防沙林,更是一个绿色聚宝盆,”陶万林说,“百万亩生态林,估计要两三代人才能完成。”

  黄昏,微风拂来,一只色彩斑斓的雉鸡突然从树丛中探出头,又倏地一下躲去了身形。不远处,劳作一天的护林员们聚在一起说笑着。伴着悠扬的乐声,那古朴而苍凉的吟唱又一次飘荡在塔克拉玛干大漠之畔。(新华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