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多彩淮东连哈密 天山彩练映疆红

  • 发布时间:2015-05-12 16:31:39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孙方憬 杜元钊 张艳丽 宗晓杰  责任编辑:罗伯特

  哈密地跨天山南北,曾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肩负着传递中原文明的历史使命。而今天的哈密,仍然在这条古代延续下来的文明之路上,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作为新疆的东大门,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新边疆的重要枢纽!河南作为对口援助哈密的省份,在援疆工作上,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教育援疆方面,将省会郑州作为主要项目承担者,力图通过教育援助,使“人以化文,文以化人”在边疆落地开花!

  郑州市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作为郑州市援疆项目学校之一,先后选派王尚玉、陈英炫、陈芳芳三位教师远赴新疆哈密支教。他们怀揣着对边疆教育的热爱,肩负着支援哈密教育的重任,离家几千公里,从热闹的中原城市到西北绿洲的哈密,承受着距离上的考验,更经历着心灵上的磨练。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他们苦中作乐,无怨无悔。

  王尚玉分配到新疆哈密农十三师红星一场子弟小学支教。作为二七援疆教师中第一名女性,也是第二批援疆教师中年龄最长的教师,已是不惑之年的她,为了心中的理想,毅然做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抉择。哈密的天气干燥、多风,实在让久居中原的人吃不消,从入疆的第一天起,王尚玉就开始出现头疼、口干、流鼻血的症状,特别是在晚上,止不住的咳嗽,让她彻夜难眠。有着运动员体质的她初来几天就病倒了。连续注射了六天点滴症状也不见好转,医生建议她必须卧床休息,否则如果再这样下去病会更严重。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灵也都会变得格外脆弱。每当夜不能寐的时候,她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小女儿可爱的笑脸。寒冷、风沙、孤独、寂寞,身在异乡、举目无亲的所有愁绪一起袭来,但是这些并没有动摇王尚玉内心的信念,每当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经过被戈壁风霜吹打的那粗糙的小脸,一双双迷茫和渴求的双眸时,她浑身总是有使不完的劲。生病的她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白天上课,晚上备课,写日志一直到深夜。她扎根西域,奉献边疆,钻研教学、敬业爱生,着实令人钦佩。作为兵团小组的组长,她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短短四个月中,她先后三次执教校级公开课,举办语文教研专题讲座,还辗转奔波送课到兵团兄弟学校。此外,她成功执教了一节面向新疆建设兵团各师团学校的远程教育语文网络公开课《棉花姑娘》,共有来自建设兵团各师团领导及各学校数百人进行观摩,成为了传播二七教育理念和多彩课堂文化的使者。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在学生心中,她既是老师又如“母亲”,她的包里总会装着指甲剪和湿巾,学生的指甲长了,王尚玉会给他们修剪;小手和脸脏了,王尚玉会给他们擦一擦;学生的学习进步了,还会得到王尚玉用自己的钱买的本子和文具……王尚玉的事迹受到了农十三师领导和老师的普遍赞誉,题为《西出阳关踏歌行》的专访近日在中新社《兵团新闻网》上发布。

  在哈密,淮河东路小学的援疆支教教师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多彩教育的理念播撒,她(他)们一边将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努力的留在边疆,另一方面,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边疆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的陈英炫正是用教育博客书写着自己的援疆之路。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远离年迈的父母,挥别牵挂的妻儿,来到了伊吾县中心小学。他所教的双语教学班上的孩子全部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民族学生,学习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知识欠缺较多,和内地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的因材施教,陈英炫每天都刻苦钻研教材,坚持每天与淮河东路小学六年级组的数学教研组王二景进行一对一网络教研,更好的提高了备课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课堂上,陈英炫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课余时间,陈英炫和学生促膝谈心、快乐游戏、爬山运动,其乐融融。倘若遇到过生日的学生,陈英炫还会自费买些小礼物送给他们。浓浓的师爱、对教育的执着,让陈英炫和民族学生之间结下了深情厚谊,学生们也打心眼儿喜欢这位河南来的二七援疆教师,纷纷带来自家做的民族食品——馕饼和酸奶,让他品尝。在学生眼中,他如严师更如慈父。说起慈父,陈英炫心中总是充满了愧疚,对自己五岁的儿子而言,也许他算不上一个慈父,儿子一连高烧几天,家人都对他守口如瓶,怕千里之外的他牵挂。可是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内敛文静年轻小伙,也曾在漫漫长夜中独自因为牵挂妻儿、挂念父母,而静静的淌下男儿泪……

  这些弥足珍贵的援疆支教片段,每天都被细心的陈英炫记下。在陈英炫的教育博客上,他用心用情的记录着自己支教的每一点收获、每一点体会,不仅让自己的援疆更有意义,也通过教育博客这个更为广泛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援疆,了解支教,了解祖国边陲的孩子们的成长!

  陈芳芳赴哈密市巴里坤县一中小学部执教。在接到学校的援疆申报时,她锲而不舍的反复提出要求,到最边远的新疆支教。当得到学校的允许后,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整理行装,一无反顾地踏上了援疆之路。面对全新的环境、各方面的压力,年轻的她没有表现出一丝畏惧,面对着巍峨的雪山、辽阔的大草原,面对着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办学硬件设施优越可是教育思想方法相对滞后的现状。再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等诸多困难一一摆在眼前,她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调整适应,积极认真学习当地的民俗文化,克服了环境不适、语言交流不便、习俗不同等诸多困难。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把班级训练有素,以最好的姿态为巴里坤一中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校园处处留下了她的身影。和孩子们操场上一起嬉戏、与值日生一起打扫卫生、每周的阳光体育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心理健康操、每节语文课上与学生们共同交流、激烈研讨,学校里处处洋溢着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十一”期间,她乘车翻越天山在路上颠簸3个多小时才来到哈密向援疆带队领导汇报工作。离别时,带队校长语重心长地说:“援疆工作需要援疆干部的无私奉献,不管何时何地,奉献要时刻在路上,你们要好好工作!”这席话让她倍感责任重大,注定要坚强援疆。天山脚下严寒的冬至,她为了给在校生改善伙食第一次包饺子。买肉,剁肉、剁菜、和面、包饺子,这些都是她在妈妈的电话指导中现学现做的。给孩子们包了香喷喷的饺子,看着吃上饺子的孩子们乐开了花,我心里甜滋滋的。她所执教的示范课《秋天的雨》,和巴里坤一中老师同课异构的公开课《酸的和甜的》,以及所做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力》的专题报告均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广大教师的充分肯定。

  如同那戈壁上的红柳花,随风飘到哪,就能在哪里生根发芽,怀揣着对教育的大爱,对教育的担当,一年的援疆支教生活,让三位老师深深地爱上了新疆哈密,爱上了巴里坤,爱上了伊吾县,爱上了这些纯真质朴的民族学生……在遥远的哈密,他们奉献着青春,他们也收获着别样的幸福。这些可爱的二七援疆人,如同传播多彩教育的使者,在天山脚下尽情舞动着教育的彩练,让这份绚丽的颜色,映照着那皑皑白雪,在新疆的天空,越发鲜亮!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