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翻译服务业最新报告:中译外业务连续三年超外译中

  • 发布时间:2015-05-11 08:3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当下翻译服务市场,中译外正升温。

  作为世界500强公司,华为2014年销售收入2882亿元,海外市场贡献了62%的份额。海外市场成功的背后,翻译中心高质量的多语言翻译和本地化服务功不可没:2014年,华为翻译中心为公司提供中英笔译共计3.3亿字符,其中中译英为2.2亿字符,占67%。

  中译外业务量的上升,在《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中得以呈现,这份日前由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有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高于外译中。这是自2011年以来,企业调查问卷连续第三次显示——在翻译服务市场,中译外工作量占比超过外译中。

  现状

  中国翻译服务重心从2011年起转向中译外,调查报告结果客观、具有代表性

  中译外业务持续升温,这样的案例,并不止于华为。传神(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多语信息处理服务商,其语言服务能力在中国排第一、亚洲排第五、全球排第二十七。“在公司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国际工程领域,2012至2014年,中译外所占比例分别为22.5%、34.2%和57.6%。”公司工作人员闫栗丽介绍。

  事实上,中国翻译服务重心从2011年开始转向中译外,带动翻译服务业走向国际化,从历年报告中早见端倪。《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语言服务企业中译外工作量占比首超外译中,达54.4%;而《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则显示,截至2013年底,有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高于外译中,13%的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比,甚至高达80%到100%。

  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玲参与了最新报告的编写。她告诉记者,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以翻译或本地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5287家。2013年7月到11月间,项目组向全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翻译服务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在此基础上的数据分析,符合统计学规律,报告结果客观、具有代表性。

  “调查结果与我接触的实务是相互印证的。我国的翻译服务业自2011年有一个转向,之前是输入型的,后转为输出。” 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认为,外译中的工作仍会持续,但是,中译外多于外译中则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中译外工作量的增大,一方面会有中国人在外国成立翻译中心,如华为公司在国外的翻译中心将相关技术译作当地语言;另一方面,中译外的升温,还会使很多的外国人有机会进入到中国翻译服务业领域。”黄友义说。

  原因

  翻译业务紧跟“走出去”行业,“一带一路”助推中译外持续升温

  “从对内译介西方文化与文明为主,转为对外译介中国文化和文明为主,说明我们走出去的能力增强了。”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认为,“中译外工作量超过外译中,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自身事业持续快速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和对外交流的资源和实力。其次,中国同世界的关联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增加,引发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鼓励对外信息交流,大大增强了主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激发了包括翻译企业在内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机制体制推动了翻译事业发展和对外交流。”

  对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邱鸣教授还认为,中译外的高速增长,与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密不可分。

  闫栗丽谈起传神公司与央视4套的合作。央视4套已从播放中文节目改为全频道、全栏目增加双语服务,近20个栏目、每周近2000分钟的节目都要增加英文字幕。“我们已为央视4套提供影视译制服务超50万分钟,节目涉及文艺、中医、考古、科技、军事等多种类型。”

  “哪个行业走出去了,相应的翻译服务就会随之跟上。以前我们买诺基亚的产品,就需要把外文翻译成中文。随着我国某些领域形成优势产能,产业走出去了,翻译服务也自然会转向中译外。”黄友义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译外升温的势头仍会继续。”

  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电力、热力、燃气,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都是翻译企业所服务的主要行业,这表明当前中国翻译服务业的业务涵盖领域相对分散。专家分析,这从侧面说明,中国翻译服务市场需求广泛,每个行业领域都有可能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问题

  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翻译服务业需政策引导

  “中译外的升温,会带动两方面产业的发展。”黄友义认为,“一方面会直接带动翻译软件的开发。电信技术、铁路技术等大量专业翻译工作量的增加,不能仅靠人力。当前中译外的软件开发远远不足,尤其是与文化、政治相关新词汇的翻译软件开发短缺,这需要国家资金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开发部门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还会带动语言培训行业和翻译教育产业的发展,比如高校设置翻译专业,培养专业应用型硕士,企业开展短期翻译培训等。”

  业内人士指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翻译服务业的转向,更需要重视新问题的研究,如国际话语权问题。

  “话语权意味着竞争优势。以铁路建设为例,为提高话语权,让国际认可我国的技术标准尤其重要。国家要求有关部门联合编制、翻译并对外发布一系列铁路工程建设与产品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和被国际认可,必然会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语言桥集团总裁朱宪超举例说。

  同时,专家分析,中译外工作量的变大,意味着中国人的话语表达得面对“13亿+57亿”人,这需要中译外考虑外国人的思维习惯,要有说“全球话”的思维,才能把握国际话语权。

  而周明伟当前忧虑的,是高端翻译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翻译大师绝对不仅要外语语言水平突出,还要能融通中外,有扎实的文学、历史、哲学和当代时政知识,并且有翻译各种题材、风格大作品的经验积累。整体上看,当前高端翻译人才还是极少数,如何比较快地培养更多领军人才,需要社会共同思考。”

  国家层面如何对翻译服务业的方向进行引导?周明伟认为,市场有活力但也有盲目性,国家需要加强对翻译事业的顶层设计,“我们希望建立高端翻译的交流中心,让翻译有连接外部世界的平台。还要有小语种人才的蓄水池、要有基础的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发布平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